《山东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近日曝光。《纲要》(征求意见稿)初步绘就了山东省2010-2020年教育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全部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建设水平,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大体相当,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幼儿园、小学
严禁入学考试
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对家庭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着力保证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入园;落实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管理政策,优化幼儿园布局结构;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加快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均衡发展;规范办学行为,严禁设立各种形式的重点学校,严禁在适龄儿童进入幼儿园和小学时进行任何形式的测查和考试;鼓励建设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减少择校压力。
小学初中基本
消除大班额
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础上,将课程实施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落实课程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着力抓好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实施。推行小班化教学,基本消除大班额。
着力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加强基础教育阶段考试管理,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严禁不必要的统考统练以及随意组织参加各种统考、联考和竞赛、考级;
保证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和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中小学生肥胖率、近视率明显下降。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
区域内合理分配
加快普通高中内涵发展;适当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加强初中毕业生分流工作,确保职普比例适当;抓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保障普通高中学生通过选择课程实现选择发展方向的权利,到2011年,基本实现“走班制”教学和学分制管理。
推进普通高中考试招生改革,考试命题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在区域内合理分配,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同时,推进省属高校自主招生,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制。另外,发展本科后教师教育,大学生农村任教实行学费代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