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杨女士很烦恼,女儿在家里有时站着上厕所。杨女士一问才明白,原来女儿在幼儿园和小男孩一起上厕所,看到小男孩站着小便,便想试一试。杨女士觉得,现在的孩子早熟,上厕所是不是也应该提早区分一下性别?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无论是市区还是城镇的幼儿园,大都是男孩女孩共用一个厕所。
现象:
幼儿园男女同厕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塔山小区内的一家幼儿园,这里的厕所设在室内,与教室、活动室相连,是敞开式的,没有门。厕所结构很简单,是沟槽式便池。幼儿园老师说,孩子们上厕所都有老师带领,通常不分男女。不过老师会安排男孩在一侧方便,女孩在另一侧方便,彼此之间虽有距离,但也能看见。
在毓西路一家幼儿园,厕所同样没有区分男女。老师表示,她们一般将男孩和女孩安排在不同时段上厕所。通常是女孩先去,然后男孩再去。记者注意到,这里的洗手池与厕所相邻,在一侧洗手的孩子可以看到在对面方便的孩子。
“我见过的幼儿园的厕所都是不分男女的,而且一般是敞开式,没有门,方便老师随时能看到孩子,防止孩子滑倒跌伤,确保安全。”一位在幼儿园任教近10年的杜老师说。作为老师,她已经习惯了同时带着男孩女孩一起上厕所,“孩子们小,没什么不妥。”
毓西路刘女士女儿今年该上幼儿园了。这几天,她带着孩子考察了好几个幼儿园,发现幼儿园的厕所不分男女,孩子们在一起上厕所。这两天,对于幼儿园男孩女孩共用一个厕所,家长们则有不同看法。“虽然孩子还小,但也应该培养他们具备性别观念。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可能没有性别观念,但到了大班,孩子肯定会有性别意识,这样‘坦诚相见’,会不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刘女士对此疑惑不解。
老师:
同厕是自然的性别教育
对于家长们的问题,机关幼儿园塔山分园的徐副园长解释说,在孩子对性别的认识还处于懵懂期时,让他们了解性别的差异是有好处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都应该自然地引导孩子认识这种差别,而不是一味地紧张和回避,要打破那种神秘感,让孩子们大大方方地交往。
徐副园长表示,好奇心人皆有之,小孩子也是如此。女孩学着男孩站着小便,一般只会发生在初入园的孩子身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性较强,不过这种模仿很快就会停止。老师会适时进行解释,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让他们认识男孩女孩的不同,如此一来,孩子们便不再好奇,将来孩子进入小学男女分厕时,也不会好奇异性的行为。“男女分厕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跟我们的文化传统强调男女有别有很大关系。但是事实证明,让孩子从小了解异性是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回避反而会引发种种问题。”徐副园长说。
变化:
新政策提倡男女分厕
不过,现在的孩子发育较早也是现实,心理专家认为,5岁以后的孩子便开始有羞耻感,应该适时分开如厕。而我省前不久出台的《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也提到了幼儿园的厕所问题,并提倡男女分厕。
对于新办园标准提倡的男女分厕,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已经建园的幼儿园来说,硬件建设已经完成,如果要区分男女厕所,只能通过挡板的形式来解决,或者采取分时段如厕的方法。未建的幼儿园将来可能会建设分开的厕所。
对于提倡幼儿园分厕,也有业内人士持不同观点。一位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幼儿园大都从中班开始便有性别教育,即便孩子有了羞耻感,性别感增强,也不会因为如厕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幼儿园分厕并不是必要举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