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驾校偏离于监管之外,是纠纷产生的根源
前不久,本报新闻110热线接到市民刘女士反映,她因为驾照考试补考科目二,要被收取820元的补考费,但车管所规定只需交纳120元即可。记者调查得知,这是因为刘女士所在的学车点为挂靠驾校,收多少钱是由教练说了算。
像刘女士一样,近3个月以来,数十位市民向本报反映驾校考证效率不高、收费参差不齐的情况,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学员学车的地方都是挂靠驾校。究其原因,挂靠驾校偏离于监管之外,私自乱收费是纠纷产生的根源。
挂靠学车:顶着驾校的名头私收学员
21日下午,记者来到阳光100小区边缘的一废旧厂院里,刘女士就是在这里报名学车。记者看到5名学员正在学车,其中一学员告诉记者,这一天来学车的人很少,平时这里的3辆教练车得有将近20多人排队上车,多的时候每辆车有差不多10名学员。这里的教练告诉记者,目前在这报名学车需要4000元,体检费等各项费用包含在内。
“这里挂靠了3所不同的驾校,我也是在考试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所驾校。”刘女士对记者说。
26日下午,记者来到花样年华小区地下车库,这里存在一驾校教学点已很长时间。曾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他在这里学车,科目一考过4个月还未考科目二。
记者看到,现场有7名学员,而教练车只有1辆,教练车上喷有“育豪驾校”的字样,加上几根用于练习倒桩的标杆,就成了一个“驾校练习场”,旁边停有多辆业主的私家车,地方很是局促。一学员悄悄告诉记者,这里平时有七八名学员,“等一下午能练半个小时,那就是教练照顾你。”
教练告诉记者,从他这里报名学车,学费是3810元。记者从育豪驾校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该校收费是4000元,虽然这个教学点被育豪驾校工作人员确认为正规教学点,但同一个驾校却有不同的学费价格,让人费解,并且在地下车库设立教学点,明显不符合机动车教练场技术要求规定,也让人对其正规性产生疑问。
业内揭秘:不负责任的教练对学员“吃拿卡要”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驾校教练介绍,6年前他在驾校当了一名教练,当时他已有十多年的驾龄。去年他所在的驾校要将一部分教练车承包出去时,他承包了2辆。“如果教练有正规手续,好好带自己的学员,挂靠不挂靠其实差别不大,就怕一些教练不负责任,搞得现在大部分人越来越难干。”
据他了解,目前不少驾校都有挂靠现象,有的驾校把所有的教练车一辆都不剩全挂靠了出去。教练只需和驾校订立合同,将自己的车辆转入挂靠的驾校,同时把教练证也转进去,并和驾校谈好管理费,教练自负盈亏。驾校收取每个学员相应的管理费后,负责帮教练送审学员材料、预约考试等一系列的事务。
“有些不负责任的教练对学员‘吃拿卡要’,从补考费中赚取黑心钱。规定因补考而二次学车的学员,每学时收取21.5元的费用,但是很多教练却收取高额的练车费。甚至有的教练收取了学车费用之后就找不到人了。”这位教练告诉记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机动车教练场技术要求中规定,每辆小型教练单车平场训练面积至少为400平方米。“不说车辆,光是场地这一条,在寸土寸金的市区,要找一块合适的地方很难。”这位教练告诉记者,国家对于驾校资质要求比较严,要想成立一个正规的驾校,除了软硬件设施外,还要去工商部门登记,而挂靠现象则给一些人提供了捷径,只需与驾校签订合同,就可以招收学员了。
学员激增:今年上半年8万人报名学车
近两年,学车人数出现空前激增,“往年我们驾校有15000名左右的学员,而今年前三个季度,超过20000人在我们驾校报名。”市区一位较大规模驾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从济南市车辆管理所了解到,11月份市区有32所驾校参加驾驶证考试,登记的备案教练车数为2083辆,备案教练员为2346人。根据规定,每辆教练车每20天可申报4名学员参与考试,如果所有教练车全部投入运营,6个月内只有不足7万多人参加考试。
济南市交通局网站2010年7月13日发布的信息称,2010年上半年,全市学车报名人数达 8万人,市区签注培训记录达11.2万人次,测考11.2万人次。
据介绍,人们学车情绪的高涨,促成挂靠现象迅速升温,市区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数目可观的驾校招生点。而考试名额与学员学车之间很明显的是供小于求,也就衍生出学时造假、超负荷招生、变相收费等诸多乱象,让驾培行业在恶性竞争中打转。
交通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挂靠现象
济南市交通运输局驾驶员管理科科长杨涛表示,挂靠驾校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特别是对黑教练、黑驾校,相关部门也一直在严厉查处。挂靠驾校因较隐蔽难以管理,不但学员的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学员的基本利益也很容易遭到侵犯,但驾校挂靠是全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一时也难以完全清除,杨涛对记者说,随着竞争的加剧,驾校品牌意识的加强,目前济南很多驾校正在试图减少挂靠现象。
新修订的《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将于明年开始施行,其中第四节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单位不得采取异地招生、异地培训、恶意压价、欺骗学员等不正当手段开展培训活动,不得出租、出借其培训资质证书。”“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车应当按规定使用标识、号牌和携带道路运输证,安装和使用培训计时管理系统,在规定的教练场地内培训。”
■延伸阅读
■申领驾照必须通过驾校报名的做法,各地做法如出一辙,但2007年11月,深圳“樵彬案”却打破了这一惯例。深圳市民樵彬打赢和车管所的官司,在驾校名称一栏署名“散学”(即以散学名义申请驾照考试)的中国第一人,并于第二年顺利拿到了驾照。他的主要法律依据为《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四条: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
但在驾校和驾驶证考试、颁证、管理部门之间的强大利益链条面前,“樵彬案”犹如昙花一现,公民驾驶技术学习的自主选择权虽被确定,但依然难以撼动现有的利益格局。
■2009年,湖南省率先打破“驾考合一”捆绑模式,实施“直考”新政。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新政相关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甚至有“直考”考生在经过8次考试后,仍然无法通过。
■据了解,美国的孩子从15岁就可以学开车,有的高中设有驾驶课程,这与美国这个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的具体国情分不开。而美国绝大多数成年人的学车方式是在父母、朋友甚至同事的帮助下学会开车,没有上驾校,只在适当的时候参加考试和领取驾照。
英德法等国都不将到驾校学习和考驾照捆绑在一起,不过这些国家的考试都非常严格,德国学员考照通过率一般只有 6成,法国甚至只有一半。如果报名上驾校,在有老师指点下学习后,考照成功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