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中国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全国31个省区市综合环境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对比和分析。报告指出,山东的环境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在31个省区市中,综合排名第一位。
环境竞争力山东居榜首,宁夏排末位
除了综合排名以外,报告还包括各分项排名,其中,二级分项包括了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共5方面的竞争力。
报告指出,全国31个省区市中,环境竞争力排名第一的为山东,其次是广东和江苏。排在最末位的是宁夏。报告还将环境竞争力排名分为上游区 、中游区和下游区 。北京位列上游区 ,排在第五位。从具体的排名来看 ,东部的环境竞争力较高,西部偏弱。
生态环境竞争力,北京进前三
报告指出,北京的生态环境竞争力全国排名第三,在全国处于上游区。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2009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9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5.9,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报告指出,从资源环境竞争力的整体得分比较来看,北京市资源环境竞争力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分2.4分,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资源环境包括了水环境、土地环境、大气环境等。
此前,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国内绿色经济指数显示,31个省区市中,资源环境效率最高的是北京,每立方米水气创造的GDP为4.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6倍。
分析:经济基础决定环保力度
报告指出提升中国及各省域的环境竞争力,需统筹处理好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横向上注重要素和谐,纵向上注重代际公平,显著提升环境协调竞争力。
专家分析指出,环境竞争力较高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这突出反映了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比较高。
环境竞争力较低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比较低,经济基础和实力比较弱,在环境投入、环境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加大对环境的投入与保护,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不断提升环境竞争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