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9日讯(记者 解照辉)记者今天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服务局获悉,我市已开始第四批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申报工作。规划建设5万平方米的人才大厦已经开工。
此前,我市已引进99名高层次人才,“5150”引才计划实现新的突破。在抓好现有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引才载体建设的基础上,我市加快推进“5150人才大厦”、人才公寓以及国际化社区和医院建设。目前,已通过资源整合,租用、改造出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创业载体2万平方米,人才周转公寓8000平方米。
为向全球借智,市政府专门设立了每年规模为1亿元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对引进人才的创业资助、科研补助、待遇补贴、住房安置、引进奖励等,其中,对来济创业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最高可享受创业启动资金300万元、安家费100万元;对来济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可享受科研启动资金最高200万元、工作津贴每月最高1万元。在引才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分别获得最高50万元和30万元的政府奖励。
我市还专门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组成的市引才工作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先后与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全法中国留学人员团体联合会、中国旅美科技协会、中日新报新闻社等有影响的海外社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分别设立了法兰克福、巴黎、硅谷、纽约、多伦多、大阪等6个中国济南海外人才联络处。
我市已引进的前3批99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平均年龄42岁,最小的30岁,其中院士1人,86人有博士学位、博士后经历,88人拥有海外学习、工作或创业经历,带资金、带成果、带项目的创业人才76名;推荐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选4名,省“万人计划”人选11名,名列全省前列。
引进的“高人”到底有多“高”
济南已引进了三批共计99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为济南的发展带来了什么?这些高层次人才到底“高”在哪里?学历和经历
哈佛、剑桥、牛津等知名院校、科研机构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的有25人,在微软、IBM、辉瑞制药等世界500强企业担任中高级职务的有30人。
多人拥有“独门秘诀”
博士后胡卉掌握的纳米厚度铌酸锂单晶薄膜材料技术属世界首创;斯坦福大学顾问教授洪小莹博士在USB3.0接口技术方面掌握多项独创核心技术。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紧密
杨阜基、向勇等6名创业人才其项目为太阳能电池、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国内外前沿产业,将引领我市薄弱或空白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杨阜基博士掌握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研发与生产的独创技术,可将我市建成国内传感物联网中心之一。向勇博士的超薄高效晶硅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与力诺集团产业关联度高,其创业项目可帮助我市打造航母级光伏太阳能产业。加拿大华人高科技杰出人才奖获得者陈云权博士,计划将创办在北京的公司总部迁至我市,其研发的数字压力显示医用血压计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将填补我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空白。
潜在的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目前引进创业人才已使37家企业正常运营或完成注册,注册资金7000多万元,部分企业已经成功创业并取得良好效益。国家“千人计划”人选郭建峰创办的戈尔特西斯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到2011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500万元;檀来锁创办的飞乐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预计年产值近亿元;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公司引进李松岩担任总经理以来,公司年销售收入由2008年的2.5亿元提高到今年的3.2亿元,利税由3400万元提高到1.3亿元;国家“千人计划”人选蒋亚洪博士,已成功创立优讯网,首创基于互联网的电视、报刊和网络媒体新闻监测服务系统,市场规模可达400亿元。胡卉创办的济南晶正电子科技公司,其纳米厚度铌酸锂单晶薄膜材料项目,入选人社部留学人员支持创业计划重点项目(全国仅4项),国际市场容量16亿美元,国内市场20亿人民币。其余36家创业企业,今年大部分可完成注册,预计带动各类投资5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