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环境恶化水土不服 外国名树青岛难存活

时间:2011-03-16 11:29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www.yunhepan.com

  

点击浏览下一张

 

  为了减少大树的流失,青岛每年也在增树,尤其是增大树。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岛城至少引入数十万棵大树,广泛种植在市区的主要交通干道和繁华路段。值得一提的是,引进的大树中,除了本土树种外,相当一部分是南方树种(我们姑且称它们为“客树”),目的除了在于快速成林外,还能让岛城树木由绿变彩。不过,受制于生存环境的恶化,加上水土不服,千里迢迢来青的大树不少都未能成活,即使活下来的也缺少生机。脆弱的客树,不知能否在青岛撑起一片天空。

  杜绝树种单一——挖走老法桐种上新彩树

  张先生是聊城路上的一户老居民,他回忆说,聊城路两边曾经种着几十棵法国梧桐树,长了二三十年,有的大树的树干两只手臂环抱不过来,成为夏日里市民乘凉的好去处。然而,几年前 ,这些法国梧桐被换成了香樟树。

  外来树广扎根

  几年前 ,刨掉法桐种上其他树种的情况并不少见。从2005年开始,市南区的贵州路、闽江路、山东路、汕头路等十余条道路将法桐迁移,补植了白蜡、黄山栾等树种;市北区在北仲路栽植了美国极品秋红枫,在辽源路栽植了马褂木,在辽宁路栽植大叶女贞等;四方区栽植了合欢林和五角枫林;李沧区栽植了美国极品红火焰片林等。

  “当时引入新的树种,主要是为了尽快让岛城的行道树绿起来、美起来。”市城市园林局的一位部门负责人表示,青岛的行道树主要是以法桐为主,但很多道路出现法桐长势不一、空穴较多的情况,一些生命垂危的树要补齐,但考虑到如果一味补种法桐,容易造成行道树单一、滋生病虫害的结果,所以很多道路就进行了树种更换,换上彩色的树种,以达到美化街区的目的。另外,考虑到降低绿化成本,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引入的大都是大规格苗木。

  有的树水土不服

  家住燕儿岛路的刘先生,见证了他所喜爱的香樟树的死亡。

  这位在南方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教师,因为唯一的女儿嫁到了青岛,因此每年都会来青岛住上一段时间。2008年,他看到燕儿岛路上竟然种上了香樟树 ,他还为青岛的这种做法感到高兴。可惜到了冬天,香樟树从头到脚包上厚厚的保护膜,这让刘先生又揪起了心。看到不少树种了两年了还是一脸枯相,刘先生断定,这些本来就很娇嫩的香樟树难以活下来。

  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证实了刘先生的判断:截至2010年5月 ,当初引进的450棵香樟树已经死了 100多棵,剩余的大都奄奄一息,园林部门最终将其移走,取而代之的是乡土树种国槐。

  在青岛,香消玉殒的不止香樟树 。在中山公园试种的12棵棕榈树、辽阳西路种植的美国红枫等都曾成批死亡。

  城中行道树缘何亚健康

  “上有电线,下有管线,中间还有严重空气污染,土壤紧实度也特别高。”青岛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院长周春玲认为,城市行道树的生长环境日益恶劣,这势必延长行道树的缓苗期和生长周期。

  挺过两三年才能扎下根

  一位园林绿化工作者告诉记者,市区主要街道的行道树普遍存在着树龄短、移栽史短的情况。在东部繁华路段以及部分老城区的老街,目前种植的树大都是最近几年移栽的,其在青岛的平均生长寿命不过五六年的时间。“这里面还有相当多的树是2008年左右种的,才两三年时间,那些移栽过来的小树可能还好些,但大树活一年两年不算活,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这些大树连根都没扎下呢。”

  周春玲也表示,大树普遍适应能力低,在移植过程中需要去根去叶,尤其是根部难以完全迁出,每一次迁移就等于给大树做了一次“伤筋动骨”的手术,和人一样,手术之后大树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恢复,一般来说,迁到异地后,再扎根发芽,在两三年内可能处于“假活”状态。此外,许多大树在移栽过程中就已死亡,即便能够在城市中存活下来,其寿命也必然大大缩短,无法达到其自然年龄。

  对行道树来说,更脆弱之处还在于它们的“一损俱损”。曾担任市南区绿化办主任的潘德文向记者介绍说,一条道上一旦有一棵没有成活,整条路的景观效果就会打折扣。这条路上出现了较多的死树,整条路上的行道树就得全部换掉。本地的树还好,要是那些花高价买来的外来树种,损失就太大了。

  养活客树,学问不小

  在香港中路和高雄路交会处,3棵并不算高大的“大盆景”颇引人瞩目。这3棵大树是被誉为“活化石”的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对节白蜡,2010年4月12日引入青岛,让它们成为大树明星的不是它们的“活化石”身份,而是高昂的身价。据介绍,这3棵大树,年龄最小的也有200多岁了,最大的已经有600多岁,全部是从千里之外的武汉引进,且不说移植一棵生长了100年以上的对节白蜡起码要花好几万元,仅运输、养护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为了防止大树被冻死,园林部门老早就让它们住上了过冬的“单间”。区别于普通树木的“穿白衣”、“戴围脖”等防护措施,这三棵树木的三面用塑料大棚围住。据说,为了增加空气湿度,对这3棵对节白蜡,园林部门夏天还要进行喷雾。有业内人士测算,加上灌溉等,养护这三棵树每年的花费至少数万元。

  娇嫩的不止对节白蜡一种。几乎所有的南方树种在引入青岛时,都会享受到诸多呵护:打“吊瓶”输送营养液、缠绕麻绳做保温膜、夏季从早到晚喷雾降温等。即使是呵护有加,像银杏这样夭折的客树仍屡见不鲜。

  汽车高楼“挤”走大树

  姑且不谈死亡率,不管是外来的还是本地的,大树的生长环境正变得越来越恶劣,城中树普遍“亚健康”已是不争的事实。青岛环卫园林技术学校的江浩老师告诉记者,在他的工作经验里,如今要想在市区找到一棵非常健硕的大树很不容易。这与城市的自然和人居环境发生变化有关。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间距越来越密,一些大树很难见到阳光,生长周期变缓。另外,车辆尾气、融雪剂等化学物质也对大树成长不利,如今城区大树的易腐性越来越高,寿命也与郊区农村的大树没法比。”江浩说,在野外生存环境中,按照正常的营养循环系统,腐烂的树叶能为大树提供丰富的肥料。但在市区,出于美化环境的需要,落叶需要及时清扫,大树“只生产不回收”,树木营养不足,也极易造成树木衰落。生长环境的变化,加上苗木跨地区采购的增多,使得病虫害出现的种类开始增多,原来仅在南方出现的病虫害现在也到了北方,原来仅在夏季出现的害虫现在一年到头杀不完。

  周春玲也认为,城市行道树的生长环境日益恶劣。“上有电线,下有管线,地上还有大气污染,土壤紧实度也特别高”,这些因素作用下,都延长了行道树的缓苗期和生长周期。

  对于大树变少的原因,市南区绿化办的谢主任也把其归结为生长环境的变化。“气候干旱病虫害加剧,加上树种老化,需要对一些行道树进行更换。”谢主任告诉记者,城区拆迁改造和道路铺设过程中,可能给市民造成了“行道树长不大”的印象,但主要还是受地质条件和生长环境的限制。

  专家:大家的树还得大家照顾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养’,即使前两三年栽活了,如果后期养护跟不上,最后也只能功亏一篑。”说到大树的“娇弱”,市城市园林局总工程师朱世伟认为后期养护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朱世伟的说法不无道理。好端端的行道树上被钉上钉子挂拖把、拴上绳子晒衣物或者扯上各色灯管做店面的装饰,采访过程中记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而在馆陶路上几棵与老街寿命相当的百年老树,树干中空,里面塞满了烟头和塑料袋,俨然成了垃圾桶。“换了多少茬了,换了粗的换细的,只有让树活了才是硬道理。”指着馆陶路上一周前新栽的那十几棵碗口粗的法国梧桐,79岁的孙大爷很有感触地说。

  朱世伟认为,引进外来树种时,可以提前少量引进一些种在青岛周边进行过渡,以提高行道树的成活率。不过,对于如何克服大树的娇弱,周春玲认为根本问题还是在树种的选择上。“就全国范围来说,行道树的养护程度都比较低。养护过程中,不仅耗费精力而且资金投入也比较大。所以对比投入和产出。尽管‘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初衷很美好 ,但外来树种一定要按照本地条件仔细挑选。”周春玲表示。

  ■相关链接

  1244棵古树名木挂上了护身符

  据市城市园林局的统计,根据2005年的摸底调查,青岛市共有古树名木1244棵,主要树种为:银杏、圆柏、侧柏、酸枣、柘树 、国槐、流苏、朴树、赤松、广玉兰等。从2005年开始,市园林部门对1244棵古树名木进行了统一编号,建立了电子档案,进行动态管理。这些古树名木都已被挂牌保护。

  据介绍,青岛的古树、大树,除了本土树种外,相当多的是引入树种,追溯上个世纪,在青岛历史上,曾有三次大的树种引入试验。其中,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之后引入了大量国外树种。1904年,德国人强行拆迁会前村,建设植物试验场,引进世界各地的树木进行培育、驯化,当时引入的品种有刺槐、无刺槐、法国梧桐、加拿大白杨、欧椴、北美圆柏、无花果等500多个品种。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之后,又陆续从日本引入黑松、雪松、日本云杉、日本辛夷、日本女贞、日本丁香、次郎柿等。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也引入了包括水杉在内的一批树木品种。

  引入的树种中,一部分因为不能适应青岛气候和土壤条件相继死亡,另一部分得到迅速推广,成为青岛的骨干树种,比如刺槐、法国梧桐等。另外,还有一部分虽能勉强生存,但难以繁殖,成为青岛地区特有的珍稀品种,比如在中山公园内栽植的夏栎、日本辛夷,是当时唯一存活的两棵树 ,属于国家保护珍贵名木。位于园林局院内的美国山核桃,还是目前国内唯一留存的一棵同类树种。

  值得一提的是,法桐、洋槐、杨树、黑松、雪松,被称为青岛五大基调树种,近百年来,成为青岛行道树的主宰。据统计,青岛市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梧桐共有25棵,全部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现存最早的“祖母级”法桐现存于海洋大学鱼山校区。25棵法桐中,有19棵位于海大鱼山校区,2棵位于岞山路,2棵位于牟平路,2棵位于延安一路。

  文/图 记者 陈浩杰 朱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阅读
  • 龚正看望获救人员并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后续工作
  • 大众锐评丨“给媳妇打个电话”,是真情流淌!最高褒奖!殷殷期盼
  • 山东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共建山东中医药大学
  • 日兰高铁(鲁南高铁)日曲段11月26日通车 山东将开3对环形高铁
  • 康复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大
  • 山东前十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还有这5个鲜明特点
  • 感觉挺好,和正常人一样!梁宝寺火灾事故获救矿工目前状态良好
  • 这就是山东丨街采:这首曾唱响太空的山东民歌你知道吗?

    • 上一篇:青岛百年老树神秘消失 市民乘凉只能靠楼影子
      下一篇:山东保障房:公平公正保分配 科学有序保供应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