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双汇的“健美猪”事件继续在岛城市场产生影响。3月18日,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和市畜牧兽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本市应对“瘦肉精”猪肉的相关措施。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本市备案的德州双汇与济源双汇是两个厂家,但是为了市民食用安全,还是决定暂时停止销售“双汇”品牌的冷鲜肉。记者调查发现,双汇冷鲜肉在岛城大小超市已经全部下架,受此影响,双汇系列火腿肠的销售也受到影响。而为了让市民了解如何查询自己买到的肉是不是放心肉,记者在农贸市场体验了一把如何根据追溯码,找到猪肉的瘦肉精检测信息。

业户梁女士用"追溯电子秤"给记者打出的小票上有"追溯码"(红圈处)。

这就是"追溯电子秤"。

超市货架上,非济源双汇火腿肠还在销售。
河南济源双汇的“健美猪”事件继续在岛城市场产生影响。3月18日,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和市畜牧兽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本市应对“瘦肉精”猪肉的相关措施。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本市备案的德州双汇与济源双汇是两个厂家,但是为了市民食用安全,还是决定暂时停止销售“双汇”品牌的冷鲜肉。记者调查发现,双汇冷鲜肉在岛城大小超市已经全部下架,受此影响,双汇系列火腿肠的销售也受到影响。而为了让市民了解如何查询自己买到的肉是不是放心肉,记者在农贸市场体验了一把如何根据追溯码,找到猪肉的瘦肉精检测信息。
三部门公布举报电话
3月18日上午,青岛市商务局、市畜牧兽医局、市工商局三部门联合召开通报会,对双汇“瘦肉精”事件在青岛的状况 ,以及本市畜产品“瘦肉精”抽检情况进行了通报。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河南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被央视曝光后,三部门立即联合对岛城市场进行了检查,发现济源双汇未在本市备案登记的企业之中,有备案的是山东德州双汇,且在青岛的上市量仅为1%,平均每天还不到20头猪。自3月16日以来,山东德州双汇也没有再销售。
确定岛城不存在含有“瘦肉精”的济源双汇之后,有关部门就开始对入市备案的13家猪肉定点屠宰企业实行进场检查、检验检疫,并加大了“瘦肉精”残留的检测力度。同时,市商务局还提醒,市民购买生鲜猪肉时,一定要去正规的农贸市场、超市,要查看猪肉经营业户的产品明示牌,检查零售商的名称是否与明示牌一致。
此外,本市还公布了三部举报电话,分别是青岛市工商局:12315;青岛市畜牧兽医局:85065210;青岛市商务局:85911162。市民如果发现有济源双汇在销售,或者发现其他“瘦肉精”猪肉,可以拨打这三部电话进行举报。
岛城“瘦肉精”零检出
会上,青岛市畜牧兽医局针对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公布了岛城畜产品的抽检情况。市畜牧兽医局的一位发言人称,“瘦肉精”的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如果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了新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对于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市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全市畜产品监督抽检没有发现“瘦肉精”。2010年,青岛地产畜产品被农业部全年监督抽检数量为400批次,每季度抽检100批次,没有发现“瘦肉精”,仅有1个样品中被检出磺胺类药残超标,抽检总合格率为99.75%。青岛市畜牧兽医局自行下达的畜产品抽检计划1000批次,实际完成1050批次,检测结果显示全市畜产品“瘦肉精”为“零检出”。
“现在已经成立了5个‘瘦肉精’治理整顿督查小组,并在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市开展‘瘦肉精’治理。”市畜牧兽医局发言人称,畜牧、检疫等部门已经对全市的养殖户、定点屠宰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并扩大了“瘦肉精”的抽检频率和检查面,特别是以生猪的养殖、繁育为重点突破口,一旦发现问题,将按照相关法规严厉惩处。
入市猪肉严查“一单一证”
青岛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经央视曝光后,全市工商部门高度戒备,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工商部门对全市流通领域内的生鲜猪肉进行了细密排查,未发现河南济源双汇肉。同时,12315凡接到相关举报,一律立即出动现场调查。
下一步,工商执法人员将严查入市生鲜猪肉的证件备案,入市猪肉来源必须是在本市备案的13家定点屠宰企业,其他来源的猪肉一律不得交易。
同时,工商部门对入市猪肉将严查“一单一证”,即生猪肉品质合格查验单、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济源双汇火腿肠下架
“济源双汇火腿肠今天下架了。”18日,记者来到台东一家大型超市的火腿肠专柜,发现双汇品牌下的冷切肠、热狗肠、双汇王、泡面肠等火腿肠还在销售,但河南济源的双汇火腿肠已经不见踪影 ,该超市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双汇在火腿肠市场中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比较大 ,所以超市并没有将非济源双汇火腿肠下架。
但这位超市经理透露,河南济源的双汇火腿肠已经在18日一早全部停售,“双汇集团 17日晚上发布了声明,要求河南济源召回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所以我们就立即下架封存,等候企业或者有关部门处理。”这位经理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南九水路上的一家双汇肉食店,印有“双汇冷鲜肉”字样的冰柜已经全部清空,墙上还留着双汇冷鲜肉的价格表。“从16号那天起就没肉了,不供货了,我们也不卖了,冰柜都断电了。”业户称。
在这家肉食店记者还看到,货架上的双汇火腿肠依然摆放得满满当当,但是前来购买的顾客却极少。“双汇是火腿肠的大品牌,猪肉出事后火腿肠销量大受影响,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等等看双汇有什么动作吧。”店主无奈地说。
猪肉到哪儿,后台全能看到
青岛市每天的猪肉交易量达上百吨,从批发到零售,众多交易链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交易网,这个网看上去很复杂,但在商务局的肉品流通安全信息监管系统上,青岛市面上流通的猪肉行踪都一览无余。
在市商务局蔬菜办的办公室里,蔬菜办的栾副主任向记者讲解了该系统的运行过程。据介绍,信息采集是从每个屠宰企业收购生猪开始的。每个业户手中都有两张信息采集卡,这张卡随着猪肉从屠宰地经过批发市场最终进入零售终端。
记者看到,在肉品进厂信息一栏里,显示有进厂日期、屠宰场、分销商、查验点、生猪检疫证明号、瘦肉精检测报告号、车辆消毒证明号、非疫区证明号、运输车辆号等。
在市商务局的监控室里,记者还发现了一个造型颇为独特的电子秤,这个电子秤除了有常规的称量台、显示器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打卡区域和打印槽。据介绍,这是专门为监管猪肉而制作的“追溯电子秤”。据介绍,当前全市已经有48处零售终端用上了这种电子秤,在今年还将进一步推广使用。
追溯码一输,“追”到产地
18日中午,记者来到了生活家农贸市场,在生鲜肉区域,记者看到每个肉摊上都摆放着这样一个“追溯电子秤”。记者还特意从业户梁女士的摊位上买了一块猪肉,真正体验了一把“电子追溯”。
记者看到,小票上有一个“追溯码”。记者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登录了青岛市商务局的官方网站,找到“青岛市肉品流通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将小票上的“追溯码”输入,立刻出现了“生猪产地:山东潍坊”“屠宰场:华宝”等信息,包括养殖场、分销商、查验点、零售点、销售地点,还有猪肉的品种、重量等。
“这种秤还能禁止来路不明的猪肉上市交易。”生活家超市经理肖春勇告诉记者,每天早晨猪肉厂家送货时,会给超市里的经营业户一张卡,卡里记录着当天交易猪肉的重量、品名、产地、供货商等信息。
这张卡交到业户手中后,由超市统一收齐,“超市有一个‘零售终端信息追溯管理系统’,把卡里的内容全部输入到这个系统里,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上报给市商务局,一路输到业户摊位的电子秤中。”肖经理说,如果一个业户当天进了100斤猪肉,超市通过该系统就会给电子秤设置100斤的销售量限制,一旦销售完了这 100斤,电子秤就不会再工作。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王媛 杨冰(署名除外) ■相关新闻
国务院派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
针对近日河南省孟州等地发现“瘦肉精 ”问题,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坚决查处,严肃追究责任。为进一步加大查处工作力度,在前期农业、商务等部门派出督查组赴河南调查的基础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
据新华社
河南检出52头“瘦肉精”生猪
3名畜牧局局长被停职
河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最新通报显示,该省已对涉嫌使用“瘦肉精 ”的9个饲养场(户)1512头存栏生猪全部封存,目前共检出52头含有“瘦肉精”的生猪,已无害化销毁 32头。其他已全部封存,适时再进行集中销毁 。依法控制15人,开除公职6人,免职4人,停职检查 5人,其中孟州、沁阳、温县三县(市)畜牧局局长已被停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