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时出门,拎着30斤猫食喂遍周边小区的流浪猫,直到凌晨才回家,从47岁一直到71岁郭连富为了流浪猫坚持着。赶往第6个喂猫点商水路33号时,郭连富的脚步明显加快了,“这里的猫‘黄黄’怀孕了,我得看看怎么样了。

养了85只猫,郭连富老人的家中简直就是一个猫的世界。
晚上10时出门,拎着30斤猫食喂遍周边小区的流浪猫,直到凌晨才回家,从47岁一直到71岁郭连富为了流浪猫坚持着。而身为小动物保护中心负责人的她家中也养了85只猫,为了支持她养猫,已经退休的丈夫还出去推销床上用品。4月4日22:00到4月5日0:34,记者全程跟随郭连富喂猫,两个半小时转了22个点,喂了150余只流浪猫。
4日22:00 周口路
拎30斤食物从家中出发
4月4日21时许,记者来到郭连富位于周口路附近的家里,她早早煮好了当天的猫食,准备出门喂流浪猫。“猫喜欢晚上出来活动,再加上白天很多人都不喜欢它们,等晚上她们才敢出来。”郭连富拎着30斤猫食下了楼,叫上陪她一起喂食的志愿者李民,两个人开始了每天晚上喂流浪猫的工作。“小李陪我喂了七八个月了,要不是他,这么多猫粮我真提不动。”
“起初我只在楼下喂,一个小锅的饭就够了。”郭连富说,后来老猫生下小猫,老猫为了让孩子吃饱自己就出走,她不忍心让老猫挨饿,就跟着老猫跑到下一个点,于是喂猫点就这样一点一点扩大了,24年下来她找到22个点喂猫。
4日22:21 郑州路32号甲
敲开单位门喂食流浪猫
22:21分来到郑州路32号甲,这是一个单位的大院,已经早早关门上锁了。郭连富开始敲门,“ 这个院里有七八只猫 ,不喂就饿着了。”几分钟后,看门人披着大衣来开门,把她让进去给猫喂食。“大姨每天晚上都来,我们也习惯了,再晚也会开门的。”看门人看着郭连富把猫喂完,才把大门锁上。
郭连富说,她特意多留了些饭在这里,因为有两只猫是这个院的“外来人口”,要等“坐地户”吃完了才敢近前吃两口。隔着大门,记者真看到有几只猫跑到了刚刚喂食的地方,美美地享受起来。
4日22:40 商水路33号
老幼病孕猫喂鸡肝火腿
路过第5个喂猫点时,记者看到还有一些猫食。“下午5点我到儿子家吃饭路过这里,就提前放了些猫食,看来还没吃完。”郭连富说,它们吃饱了就跑到一边藏了起来。
赶往第6个喂猫点商水路33号时,郭连富的脚步明显加快了,“这里的猫‘黄黄’怀孕了,我得看看怎么样了。”老人赶到时看到猫还大着肚子,躲在一个洞里,就放心了,拿出专门准备的鸡肝喂它 。“我每天都会给这些老的、小的、怀孕的、生病的喂鸡肝,还给他们喂火腿肠加营养。”
4日22:54 商水路27号
猫不敢靠近扒墙头放食
该处的猫比较警觉,放下猫食后都不敢靠近,远远地躲在墙头上。郭连富一看着急了,她一手抓着墙上的围栏,一手拿着猫食,双脚踩着墙围,把猫食放在了墙头上,看到猫吃上了食物,老人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郭连富不仅可以为猫爬墙,还跟抓猫的人搏斗过。到了下一个喂猫点,老人说,“两年前有人专门晚上出来抓猫 ,结果被我给碰上了,两个大男人,我上去就抓住了他们的衣裳,大喊‘抓小偷,抓小偷啊!’”说到这,老人又气又笑,她说自己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后来还是让这两个人跑了,不过没多久就在李沧被抓住了。
4日23:44 洛阳路兰考路路口
贪嘴小黄猫半道要鸡肝
到达兰考路22号,这时已经转了10多个喂猫点,一家名叫茗香阁茶楼的店前有一个用泡沫叠起的四方盒子,“这就是‘小黑’的家,店主人是个好心人,愿意让狗在门口搭窝。”郭连富说。
在走到洛阳路和兰考路路口的时候 ,郭连富突然高兴地叫起来,“‘ 毛毛’,在这等着要吃的呢 !”老人跑到路对面一个小黄猫前面 ,从小口袋里掏出两块鸡肝给它吃。“这只猫可聪明了,它等不到我就到这个地方截住我,如果再等不到它就会到最后一站海琴广场去等着,就为了吃块鸡肝。”郭连富说。
5日0:34 海琴广场
两个半小时喂完150只猫
又转了几个点后,终于到了最后一站海琴广场。郭连富将所有的猫粮都倒出来,她说,有好几群猫会过来吃,可能还不够。老人喊着每个猫的名字,喂给它们食物吃,有的猫喜欢吃鸡肝,有的猫喜欢吃猫粮,有的猫胃口不好只能吃点火腿肠,她都知道。
凌晨0:34,看着这些猫吃得差不多了,她长舒一口气,站了起来,朝不远处的家里走去。“24年来,我每天喂猫没出来的天数最多不超过5天,怕它们没饭吃。”记者计算了一下,从4月4日晚10时至4月5日凌晨0时34分,她一共转了22个喂猫点,将30斤猫食喂给了150多只猫。
■新闻背后
养猫开销太大退休老伴去打工
郭连富老人位于周口路的家中简直就是一个猫的世界,地上、椅子上、床上随处可见小猫的身影。老人说,老伴很支持她养猫,他们家里就养着85只,给记者找地方坐时,老人还是先把一只猫赶开才空出一张椅子。
郭连富是从47岁开始养猫的,“我们家有收养流浪猫的传统,从我姥姥、母亲到我,再到我女儿,4代人都喜欢猫。”她说,年轻的时候不养猫,47岁那年,看到树上吊着一只断牙断腿的小猫,就救了下来,养了第一只流浪猫,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老人说,晚上喂猫只是为猫操劳的一小部分。“每天就跟上战场打仗一样激烈。”身为小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的郭连富老人这样形容她每天的工作,她说,每天要为猫做饭、喂药、送饭,还接受全青岛市猫友的诉苦,每月光电话费就要花二三百元。
“ 我们家从来不吃肉,省钱买食物给猫。”老人说,老伴每天五六时就起来了,给猫食化冻,随后她起来擦地、给猫打针、喂食,一直忙活到中午,下午3时开始就得开始给猫煮饭,然后就是给猫喂食。每天她要抽空去小动物保护中心看看,每个月要抓七八只猫去做绝育。
为了给猫挣钱,她和老伴把退休金拿出来还远远不够,老伴就出去打工,72岁的人了还去推销床上用品,整天在外面跑。“我们爱猫甚至超过爱自己的孩子,真希望它们都能好好活下去。”郭连富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