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6706热线消息(记者 戚淑军 实习生 王娇) 本报14日C07版刊发《标价六块八,结账成了八块五》一文后,超市标价与售价不符的事情受到读者关注。14日,当事人邵先生与民警到乐购超市想查看监控录像,但超市表示冲突区域并没有监控。
“南全福居民牛女士14日向本报反映,她也曾在超市遇到过价格不一致的情况,当时就找到了超市,工作人员称价格没错,价格不一致是因为货物标签没有及时更新。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超市价格标签与售价不符的情况在省城并不鲜见,这种情况比较隐蔽,消费者结账时如果不仔细核对,很难发现。
对邵先生与超市12日晚的冲突情况,双方各执一词。邵先生告诉记者,为弄清真实情况,14日上午,他去了当地派出所,征得民警同意后,他前往乐购超市希望看一下当时的监控录像,超市表示,只有民警在场才能查看监控。但在派出所民警到达后,超市一工作人员表示领导不在,不会回看监控录像。随后,民警与超市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通话,对方在电话中表示,超市内发生冲突的区域并没有监控。
“整个冲突过程都在收银台附近,怎么会没有监控呢?”对超市的这一说法,邵先生表示质疑,他告诉记者,当时110民警处理时,他们重新回到了超市卖场,像收银台这么重要的区域,超市不可能没有监控。
乐购超市公司事务部一工作人员认为,邵先生反映的脊骨价格不一是邵先生弄错了,邵先生当时问的是尾骨价格,买的却是脊骨。至于咖啡价格不一致,该人士认为,超市标签标注的是会员价,邵先生结账时没有出示会员卡导致售价与标价不一。至于当时的整个冲突过程超市是否有监控录像,该人士表示并不清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