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购假货 网络欺诈
[提要] 网店里销售的货值200多万元的三星、诺基亚等品牌手机竟都是假冒的……5月10日,山东省工商局首次向社会公布了近年来查处的网络违法经营十大典型案例
网店里销售的货值200多万元的三星、诺基亚等品牌手机竟都是假冒的……5月10日,山东省工商局首次向社会公布了近年来查处的网络违法经营十大典型案例(见下表)。
涉案公司案件案情处罚
济南韩爽所开淘宝网店 货值200多万元“品牌”手机全是假冒的济南韩爽自2009年以来,在淘宝网上开设网店销售假冒著名品牌手机。执法人员当场查获标注三星、诺基亚、苹果、HTC、摩托罗拉等五种注册商标的手机2051部。现场存放的三星手机按正品价格核算货值近30万元。上述侵权商品货值总额200余万元。济南市工商局历城分局按照规定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青岛王妍所开淘宝网店 假冒摄影包网上卖了6年,交易记录达万余条青岛王妍于2004年在淘宝网上注册“小水蛛蛛”网店,至2010年7月23日,销售假冒“乐摄宝”品牌的摄影器具包交易记录达1万余条。其中2009年12月20日至2010年1月26日,有308次交易记录,销售额达106205元。现场查扣380个摄影器具包,按正品价格核算货值23万余元。青岛市工商局市南分局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临沂“性趣堡成人购物网” 擅自网上卖性药品临沂“性趣堡成人购物网”由李佳申请设立,涉嫌发布“含有虚假内容、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违法广告并销售成人用品、性药品等。没收电脑15台及性药品30瓶;罚款20000元。
济宁市理连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店吹嘘化妆品是“特效药”济宁市理连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在淘宝网开设家居专营店,并将销售的医疗器械、化妆品作为具有治疗功能的药品进行宣传,使用了“特效药、绝无副作用、特效中药”等用语。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0000元。
山东正邦基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网上自造公司名称山东正邦基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自2010年9月6日起,委托济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网站,使用未经工商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山东正邦集团”在网上宣传。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0000元。
烟台市芝罘区张敏艳 无证建网站办健身培训班烟台市工商局芝罘区张敏艳于2011年2月9日开始,未办理营业执照,非法从事健身培训经营活动,并以公司名义建立网站,发布举办健身培训班的有关信息。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0000元。
青岛伊见钟情服饰有限公司网上伪造公司商标被罚青岛伊见钟情服饰有限公司自2009年8月开始,在其公司网站对外宣传中使用标有其服饰品牌“伊见钟情”作为注册商标的字样和图样。 经查实,当事人未依法取得相关商标注册证,上述宣传内容系当事人伪造。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0000元。
淄博市临淄鲁辉化工有限公司无证在网上销售煤油淄博市临淄鲁辉化工有限公司在网站上发布销售煤油信息。当事人不能提供《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涉嫌超经营范围经营成品油。被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20000元。
蓬莱市开源机械厂网上自吹“明星企业”蓬莱市开源机械厂网站上标有“山东科技创新明星企业”和“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牌匾。当事人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涉嫌虚假宣传。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0000元。
诸城市信诚明顺机械有限公司网上自吹“消费者满意单位”诸城市信诚明顺机械有限公司网站标有该企业获得“潍坊市消费者满意单位”、“潍坊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的牌匾,但当事人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涉嫌虚假宣传。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5000元 ◎相关新闻 网购上当了,到这里投诉吧
生活日报5月10日讯(记者 李萌博)10日,山东工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网(www.sdwljg.gov.cn)正式开通,今后,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遭遇侵权可通过该网站投诉举报。
在该网站上,提供省工商局和17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的网址链接和公开电话,同时提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查询服务。此外,在该网站还发布有关警示信息、典型涉网案件等。
工商将严查网上团购违规行为
生活日报5月10日讯(记者 李萌博)目前济南至少有89个团购平台,济南市工商局将协调相关部门,严查网上团购违规行为。
截至4月底,全市已登记建档网络经营主体8714户,其中官网7981个,交易平台67个,网页666个。同时,济南市工商局对辖区内团购交易平台进行摸底工作,目前已在网络市场监管系统登记23家企业共65个团购交易平台,20个以个人身份开办的共24个团购交易平台,同时还有部分无法查证开办者的团购交易平台。此外,截至2010年底,我省网民总数为3300多万人,年增幅20.3%,位居全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第一梯队。
◎相关链接 细数网络欺诈“五宗罪”
网上购物日渐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网络消费领域的欺诈也逐年递增。
购物资金遭打劫
案例:湖北顾先生近日在网上为妻子购买一款打折的名牌皮包,卖家通过聊天工具发来一个压缩文件,系统提示“该文件损坏”,顾先生当时没在意,重新进行付款操作。
专家:顾先生接收的文件就是时下网民举报最多,也是最流行的“购物”木马。这类木马能监视中招电脑的浏览器,在受害网民付款时劫持网上支付的资金。
欺诈网站“骗你没商量”
案例:甘肃赵先生日前在网上订了两张机票,直接将1420元汇到了对方账户,后被告知汇款系统冻结,需要再次汇款才能解封,赵先生最终也没有得到机票。
专家:首先,骗子通过论坛等渠道散布虚假信息;其次,公布一个客服电话,再通知顾客汇款;结果,顾客买不到东西,反而以各种借口要求顾客继续汇款。
“高档商品”以低价作诱饵
案例:江阴破获网络销售假名牌案,嫌疑人在香港等地生产假冒名牌产品,将仓库设在江阴,并开设网店,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专家:低价吸引网购在网络诈骗中很常见。
网络游戏骗术多
案例:无锡公安机关接到居民报案,称其在网上被人以“买卖游戏金币”为由,骗取20多万。
专家:不法分子先制造一个游戏网站,在游戏玩家中做广告,再通过网站销售游戏账号、虚拟装备,等到游戏者付款后,就逃之夭夭。
客服电话有“猫腻”
案例:内蒙古于女士接到自称知名购物网“客服”来电,推销“打折手机充值卡,并赠送名牌化妆品”。付款之后她发现手机充值卡根本不能用,化妆品也是假货。
专家:由于互联网上个人资料泄露严重,一些网购诈骗者以卖家的身份在聊天时发送欺诈网址,用来劫持受害者的交易资金。 (新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