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加入合作社方便,这5亩多地花几十块钱就打了一遍农药,而且病虫兼治。”5月17日,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于白村村民续臣高兴地对记者说。老续的儿子、媳妇在市里打工,每天都有100多元的收入,要在往年,老两口要忙活两天才能打完一遍农药,而现在,老续只需买好农药,指好地块,其他的事就不用管了。他说的合作社就是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成立的农友植保技术专业合作社。
为进一步降低农业病虫害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杜绝农民滥用药、乱用药现象,确保施药安全,实现街道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该街道注册成立了农友植保技术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组建了3支机防专业服务队,配备3WF-2.6型喷雾机30台,统一配发防护服装、眼镜、手套、口罩等防护器物,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有明确的技术服务方式和服务收费标准,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实行有偿服务,当有重大突发性病虫害发生时,由街道农业技术服务站统一调度使用。同时还对服务队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向他们传授病虫害识别和防治的基础知识,农药安全使用知识,施药机械的使用、维修、保养技术,使他们基本达到能维修机动喷雾器、会识别病虫、会正确施药、会检查药效。目前,合作社已与5个村签订小麦“一喷三防”服务合同,合同面积达7000亩。
相关阅读
济宁市“小特产”打造“大产业” 实现乡村兴、农民富
重点项目攻坚|科研力量下沉田间地头 邹城“智囊团” 助力乡村振
济宁出台四项“硬核”举措 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济宁主要交通运输企业开通通勤车1302辆 2万余名农民工坐上返岗
《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的通知》解读
政策解读|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惊蛰好时光 济宁农业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民抢农时
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这些经营方式保障济宁“菜篮子”供需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