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记者从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投资、消费等指标增幅高于预期,总体经济继续在适度较快增长区间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主题主线,加快结构调整,着眼提质提速,坚持以六大工程强化农业基础,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以重大任务牵动城市建设,以实事硬事提升民生水平,经济发展延续了平稳运行趋势。
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4.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0%,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3%;第二产业增长13.4%;第三产业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1.9:56.1:32.0变化为11.1:56.7:32.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0.2个百分点。
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呈现4个特点:生产上,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共同支撑经济较快增长。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夏粮再获丰收。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1.10亿元,增长3.3%。工业生产增速逐月回升,尤其是重工业发展加快,拉动作用凸显。从3月份开始,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并一路走高加快,成为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需求上,内、外需双轮齐驱,助推我市经济较快增长。上半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1.4亿元,居全省第5位,增长22.0%。服务业投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高耗能行业投资明显减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在这一时期平稳增长,销售市场逐月回暖。运行质量上,企业效益稳步增长,财税收入增势稳健,城乡居民稳定增收。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破百亿元关口,完成115.6亿元,增长29.6%。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32元,增长13.8%。济宁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25元,增长13.0%。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5047元,增长17.0%。运行环境上,金融运行态势平稳,景气指数持续上扬,物价指数延续涨势。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52.36亿元,比年初增加295.6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422.76亿元,较年初增加147.75亿元。受肉、蛋、鱼价格节节走高及去年翘尾因素的影响,物价涨幅继续扩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5%,其中6月当月上涨5.2%。
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工业经济增长13.4%,贡献率达65.2%。图为山推股份推土机生产现场。■记者 杨国庆 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