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 为了有效遏制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的“两非”现象,10月21日,济宁市卫生系统召开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培训会议,祭出铁拳打击“两非”。会议通报了此前查处的四起“两非”案件,并把整治“两非”工作纳入单位年终考核工作之中,量化指标。
针对部分医疗保健机构涉及“两非”的违法违规事实,济宁卫生主管部门加大了检查力度,查出了多起违法、违规行为,并对相关违法医务人员和单位给予重罚。鱼台县谷亭镇卫生院医师程清华,为谋取经济利益,近年来多次非法为他人鉴定胎儿性别,经市、县联合调查组查实后,给予程清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没收B超机,罚款3万元,并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管理机构及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或党政纪处分。今年9月份,针对济宁东方中西医结合医院接产无证生育人员未及时上报计生部门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行为,经缜密调查,注销了其产科专业诊疗科目。此外,鱼台县鱼城镇B超室工作人员段洪艳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收入达50余万元的案件,与济宁市中医院非法实施引产手术这两起案件的相关责任人与单位也已经受到相应处罚。
济宁市卫生系统把整治“两非”工作纳入单位年终考核工作之中,量化指标。建立个体医疗机构档案,定期检查,严禁未经许可的个体医疗机构非法行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开展终止妊娠手术;加强对B超机和执机人员的管理,法人代表要与B超执机人员签订管理责任书,实行双人执机制度,双签字制度,严禁利用B超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定点医院对无《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或《生育证》要求分娩的孕妇,按规定1小时向医院计生办报告,12小时向孕妇户口所在地计生部门报告。公立医院发生“两非”案件的,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在违法人员的管控上,济宁市也毫不手软。凡是“两非”行为的当事人,是国家干部职工的一律开除公职;提供性别鉴定结果和实施非法终止妊娠手术的,吊销当事人执业医师资格证,对医院主要负责人实行行政问责;民办医院或个体诊所发生“两非”案件的,责令停业整顿,注销诊疗科目,吊销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或执业证书。在查处“两非”案件中为当事人通风报信造成查处不到位的干部职工,一律给予纪律处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