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校门开得晚,一学校早到学生校外聚成一片。
4月25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正常工作日期间,每到中午1点30分左右,济宁城区一些中学门口,都能看到大批身着校服的学生在校门外聚集。因为不到学校的开门时间,这些早到的学生,有的在周围四处闲逛,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有的甚至站到了非机动车或机动车道上。“天气越来越热,并且学生们在校外聚集一点也不安全,学校就不能提前开门让学生进校吗?”很多学生家长对学校固定开门时间提出质疑。
记者调查>> 早到学生聚成一片,阻塞交通存隐患
济宁第八中学位于健康路上,这里有第一人民医院和汽车南站,往来车辆川流不息。24日,记者在该校门外看到,因为学校门口的人行道都被用来停放学生的自行车,因此在校外的学生有不少都站在马路上,对交通秩序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现象在市区很多中学门口都能看到。位于运河路的运河实验中学,因为校门外空间有限,很多学生抱团一样停留在非机动车道上说笑,还有很多学生在机动车道上来回穿梭。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八中的学生,一名初一女生说,她之所以来得早是怕迟到。当问起学校是否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时,她回答说:“只要是上课,学校每天中午都有这么多学生早来,今天人数还算少的,有时候这道路两侧都站满了学生。”八中对面一家商铺老板告诉记者,学生多了有时候确实会出事,他在这里做生意近10年,经常看到有些社会青年骚扰学生。
运河实验中学规定,开校门时间是中午2点,但1点30左右便有上百学生来到学校门外。周围看车子的老大娘介绍,学生之间寻隙滋事事件时有发生,但都跑到校对面的运河城或秀水城里,学校的值勤老师也大多管理不及。
校方声音>> 保证下午上课质量,禁止学生早到校
对于学生在校门外聚集问题,运河实验中学卢校长也深感头痛。该校每学期都召开两次家长会,每次开会,各班老师都会强调,希望家长利用好中午这段时间,让学生在家好好休息,以保证下午的上课学习质量。虽然多次强调,但作用并不是太大。人数多的时候,早到的学生不低于200人,除了校门外,秀水城、运河城、文化广场,也可随处看到该校学生的身影。
“我们的值勤老师中午2点到岗,因为他们也要休息。而且政府有相关规定,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卢校长说,为了能抑制学生早到现象,运河实验中学曾规定,查到学生早到,扣班级量化管理分,或者安排值勤老师、学生在学校周围清查早到学生,但都收效甚微。由于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中午不回家,所以很多学生平日中午放学,就在学校周围解决午饭,随即就跑到学校来。
第八中学的一位保安对此现象也意见颇多。由于八中面积狭小,现在连操场都没有,而且教学楼的走廊都是敞开式的,学校为了杜绝学生在校内打闹构成危险,都不会提前开门。
记者手记>> 规定其实早有,为何不能早开门?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济宁市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关于切实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教育学生尽量不要提前较长时间到校,不要固定学校开门时间,对提前到校学生引导他们及时进入校园,不在校门口聚集等待”。
2010年,全国各地为了加强对中小学在校生的保护,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开始要求中小学校,做好学生随到随进的工作,避免因为固定开门时间,而构成学生在校外的不安全隐患。
虽然早有相关通知下发,但市区大多学校仍固定开门时间,拒绝学生随到随进。一所初中的保安甚至直言不讳:“学校让我2点开门,我就只管2点开门。”对于这种规定,多所学校的老师也都坦言,因为城区中学多位于繁华地段,而且校园面积狭小,很多学校在校学生多,值勤老师和校园安全保卫人员相对不足,极大地束缚了学校的管理力度,为了能减少学校的安全管理压力,也只好出此下策。
但很显然,这种管理方式治标不治本,在某一个时间段,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仍然在学校周围的大街小巷聚集,对交通,对他们自身的安全,始终都是一个不安定因子。(汪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