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所长,您又来了,上次新农保的事多亏您帮忙,要是我自己办不知要跑多少趟呢。”
“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暨“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年”动员会议以后,高河镇就在如何做好这两项活动上需求结合点,不断探索新机制,完善新方法,以达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目的。为此他们首先在包驻村管理上做文章,打破以往每个村多人包保的传统模式,明确一个行政村由一名机关干部进行包保,有效解决了多人包保相互推诿、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驻村干部的工作压力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包驻村工作中去。“以前都是两、三个机关干部包保一个村,镇里安排的工作都是你攀我,我攀你,执行力度和落实效果不好。现在一个机关干部包一个村,镇里安排的工作是你一个人的责任了,再也不用攀谁、靠谁了,积极性一下提了上去。”在该镇牛桥村,驻村干部王峰正在向沿街群众发放关于夏收期间严禁秸秆乱堆乱放的通知书时这样告诉笔者。
完善的包驻村管理机制带来高效的工作效率,在访民情、摸村情,倾听群众呼声过程中,该镇包驻村干部都能按照党委安排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从小事做起、从点滴记起、实处做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他们紧紧围绕“强班子、促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工作重点,不断扩大走访覆盖面和走访深度,尤其在一些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务工经商户、种养植专业户、困难及上访群众中间找寻一些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本性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谈心交流等多种形式,切实在“吃透”村情上下功夫,“摸透”民情上花气力。据统计,自开展“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以来,全镇包驻村干部累计下村2200余小时,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320余条,撰写民情日记2800余篇,为群众做好事、实事180余件,化解群众纠纷20余起。
“有问题找ˋ第一书记ˊ”、“有事情找包村干部”目前已成为全镇群众的共识。邵刘村“第一书记”、市公路局日东高管处泉林收费站副站长上官福江在走访群众过程中,针对很多群众向他反映村内没有一条平整的硬化道路的问题,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经过20余天的前期准备和紧张施工,目前在邵刘村投资38万元余元,2条主街、6条小街小巷硬化路面铺展开来,群众走上了硬化路,出行方便了,心中顺畅了,纷纷称赞驻村干部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周文艺)
马建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