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青岛半数考生被陪考 "不放手""长不大"各占一半

时间:2012-06-16 20:08来源:半岛网 www.yunhepan.com

  

中考,十九中门前,不少家长在等待孩子考试结束  



  半岛网6月14日消息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提名。在刚刚过去的中高考,紧张的不仅是考场上的考生,在场外顶着烈日如坐针毡,“陪考”家长们比考生还紧张。近日,半岛网做了一份关于家长陪考的网络调查问卷,参与调查的考生中超过5成表示是在家长“全程陪同”下参加的考试,这其中还有5成是主动要求家长陪伴的。对此,从事教育多年的专家认为,孩子越扶越长不大,家长“陪考”热心过度了。

  家有考生 全家陪“烤”

  6月11日是2012年中考的第一天,青岛最高气温突破了30℃,然而在各大考点,顶着炎炎烈日“陪考”的家长不在少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反正家里能来的亲戚全来了。”

  由于“陪考团”过于庞大,中高考期间,青岛19中海信立交桥转盘处水泄不通,交通备受考验;青岛2中考点外,送考的私家车浩浩荡荡,三车道的大马路“堵”成了单车道;而为了陪孩子应考,不少家长提前一个月就向领导请假、调休。

  

家长“全程陪同”考生



  陪中考、陪高考、陪考研,考场内的奋笔疾书,考场外的如坐针毡,家长比孩子还紧张。采访中,家住伊春路的田先生说出了陪考家长的心态,女儿学习很优秀,班级排名前五,能考上高中但还想考个好高中,所以一家人丝毫不敢懈怠,能为孩子想到的“服务项目”早准备好了,全程陪护保护孩子的情绪,三天中考,她和太太都“坚定不移”地陪在了考场外。

  陪不陪考 考生“纠结”分两派

  父母陪伴孩子的心意是好的,面对家长的陪考热情,考生愿意吗?近日,半岛网发起“中考、高考、考研,您有过被陪考经历吗?”的调查,参与网友中,有57.58%的网友经历过陪考,这其中5成网友称他们是主动要求家长陪伴的,他们认为,有了家长的陪伴,考试发挥会格外好。

  然而,还有27.27%的网友有着不同的看法,中高考再重要,也不过是一次摸底考试,一个人就能面对,家长再三坚持陪考反而给造成了心理焦虑和压力。

  调查结果呈现了正反两种对立的态度,为进一步了解考生的心态,近日,记者也分别进行了采访。

  支持陪考:女儿提要求 在美父母“打飞的”助考

  6月7日,在青岛十九中高考考点外,花白头发的七旬老人赵先生指了指身边的老伴说道,“我们都是来陪外孙女的”,所谓“一考定终身”,高考是孩子一生的大事之一,他和老伴来陪陪,给孩子个安慰。

  赵先生告诉记者,除了他和老伴,在孩子的要求下,她爸爸妈妈也都来了,“她父母在美国开店做生意,一直顾不上孩子学习觉得亏欠女儿,为了给孩子高考加油鼓劲,这次女儿女婿也特意从国外赶回来了,“孩子也说了,有爸爸妈妈陪着她能多考十分”。

  考前半个月,李女士从单位请了半个月假专门照顾女儿赵敏,女儿想吃什么她就变着花样做什么。“女儿才刚满16岁,从小到大都没独立生活了,中考考点离家远,我放不下心。”李女士说,在考试期间,抽点时间陪陪孩子也是家长唯一能做的,而且孩子出了什么状况,自己也能帮上忙。

  不陪考:家长陪伴 孩子心理压力大

  五十八中高三学生小薇并不赞同陪考,“父母来陪考,我紧张,他们紧张;而且父母在外面,我还会更焦急,心理压力有点大。”所以她坚决不让父母陪自己参加高考,再三争取之下,爸爸妈妈尊重了她。“心里十分自在,一点也没有不舒服,发挥的应该不错”。

  和小薇一样想法的李晨晨说道,中考时天气很热了,父母在大热天下等待,自己很担心父母身体吃不消,所以一点也不希望他们陪考。再说,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人生的关键时刻,应该学着独自面对和承受。

  说法:孩子越扶越长不大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承担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所以父母轻易不愿放手。”对于“陪考”现象,青岛市65中学党委书记王济西表达了看法,家长扶着孩子走,形成了孩子过度依赖的心理,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毕竟父母陪得了中考、高考,但陪不了孩子的人生。

  在当下,“陪考”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王书记说,这种现象在文化层次越高的家庭越明显,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所以格外不希望孩子发挥失常。“陪不陪影响不了考试结果,功夫是下在平时的,而且初高中的学生完全有独立的能力应对一场考试。”

  这位从事几十年教育的老教师告诉记者,他的孩子是1986年的,早参加工作了,但是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他和妻子都没有陪过,也实在没有必要刻意去陪。

  每年一到中高考,考场外都候着上千的“陪考团”,究竟有没有必要?“别的家长都陪孩子考试,单位还放了三天假,如果我不陪孩子就显得格格不入了。”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李玉焕主任认为,在陪考问题上,整个社会都走偏了,家长、孩子都在攀比,不陪不行,“但孩子需不需要陪伴,我看没太有必要。”

  李主任说道,除了家长的攀比心理之外,平时对孩子的过度娇惯,也是“陪考”现象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
  • 通过重复报销贪污50多万善款 聊城一福利院院长被判刑
  • 山大副校长陈子江当选中科院院士 系山东唯一入选者
  • 稳定增长!今年前10月山东外贸进出口增速5.9%
  • 冲刺四季度,全力稳增长丨山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亮点多
  • 济南汽车西站1月10日试运营 开通聊城等鲁西南7市线路
  • 长岛产妇大出血性命攸关 发微信后市民全城救援
  • 年轻妈妈高铁遇哺乳尴尬 济铁男车长搭建“哺乳间”
  • 枣庄客运中心今日试运行遇大雾 所有长途班车停运

    • 上一篇:济南:空壳公司狂刷POS机 半年套现2000万盈利10万
      下一篇:山东:体制改革 业态创新 文化强省扬帆起航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