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水源连通、水源涵养、地下水置换等工程 多种措施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和城市供水保证率,省城将主要实施水源连通、水源涵养、地下水置换等工程。
水源连通工程将实现黄河、济平干渠、兴济河、腊山河、南郊水厂、玉绣河、玉清湖、卧虎山水库、南郊水厂、长清湖、玉符河、锦绣川水库、兴隆水库、市区河道、杜张水库、狼猫山水库、韩仓河有效连通,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多水源联合供水。
水源涵养工程将实施南部山区32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程,在核心区域搞好水土保持,实施清洁小流域、生态河道治理等工程365项;对流域面积557平方公里的锦阳川、锦绣川、锦云川进行综合整治,形成“陡坡封育、缓坡治理、沟道拦蓄”的防护体系;实施玉符河综合整治工程,河道长40.8公里,进行扩挖筑堤、截污治污等建设,实现防洪排涝、回灌补源等功能;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各类监测站672处。
济南市目前居民用水多数为地表水,市政管网日用水70多万方,实际日用水在100万方左右,还有20多万方是企事业单位等自采地下水,其中仅济钢日用水就达14万方。为此济南市将进一步实施地下水置换工程。对泉域补给区60万亩井灌农田推广引黄、引库、引河灌溉,加快实施东联供水工程,将黄河水、地表水作为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置换地下水用于保泉和市民饮用。东联供水工程以黄河水、明水泉水、地表水作为水源,向东部地区济钢、炼油厂等企业供水,进而减少地下水开采,缓解东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建设北部湿地风貌区,腊山河兴济河四季不断流 大力建设城市泉水景观区
小清河沿线建设北部湿地风貌区,腊山河、兴济河等城区主要河道也将成为景观带。济南泉城风貌主要集中在趵突泉、泉城路一带,仅仅是泉涌景观,而缺少延伸出去的泉水景观。济南为此将着力建设城市泉水景观区,彰显“景”的特色。
首先是实施120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实施兴济河、工商河等32条城区河道整治;实施凤凰山分洪工程。开展河道截污和雨污管线分流工程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在防洪除涝、截污治污的基础上,实施驳岸改造、节点蓄水、垂直绿化、营造亲水空间,建设新景点、打造景观带、提升景观区。实现腊山河、兴济河等城区主要河道四季不断流,两岸景色优美。在趵突泉、护城河、大明湖的基础上,两头延伸,向南治理玉绣河,向北开挖中泺河、北湖,与小清河、华山湖连通。
建设北部湿地风貌区。小清河沿线有济西、北湖、华山湖、小李家、白云湖5个湿地型蓄滞洪区,现有水面面积31.6平方公里,规划水面面积44.6平方公里,主要进行湖区开挖、筑堤修岛、种植水草等;沿黄河建设鹊山龙湖,对滩地实施生态治理。在湿地片区种植陆生植物、水生植物,营造生态防护林,形成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沿黄河两岸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种植防浪林14公里,防风固沙,改善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实施黄河堤防标准化建设工程,整治天桥区左岸堤防4公里,并建设历城区堰头水源地,规划库容1580万立方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