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交通问题,学校与公交公司协调了28辆公交车,接送孩子上学
潍坊文华国际中学新址
选址 请家长共同实地调研
14日早上7时15分,潍坊文华国际中学(以下简称文华国际)的初三学生小李已经坐上学校的班车。换到在两个月前,这个时间点她才刚刚起床。要知道,在她上初一时,不用五分钟就能到校。用她父亲的话来说,“进了教室恐怕脑袋还迷迷瞪瞪的,觉都没醒呢!”
生活上的这种变化是伴随学校搬迁而来的。今年9月 4日,文华国际由奎文区搬到了10公里以外的潍坊经济开发区——这是一所在潍坊当地受到热捧的民办初中。它于2008年批准设立,在2011年小升初时,该校的招生名额只有480个,但报名人数达到3000人,录取比例为6:1。
文华国际原校址位于奎文区幸福街,占地2万平方米。“原来的学校占地面积小,而且校舍年代久远,需要重新加固,已经满足不了家长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所以只能想办法扩大办学空间。”文华国际校长申永河告诉记者。
从2012年上学期开始,学校就组织了专门班子在市区内外多方考察,力图寻找一所有独立校园、有基本办学条件、距市区中心相对较近的学校。在此过程中,学校先后考察了周边的潍坊医学院老校区、潍坊市委党校老校区、奎文区裕华学校、高新区浞景学校、潍坊职业学院、潍坊行知学校等数十所学校,但都因各种原因不可能合作。
当得知“通达海运国际学校”即将外迁的消息后,文华国际又马上于6月底赶往此校考察。经过考察发现,该校2009年建成使用,诸如教室、餐厅、公寓住宿等办学设施比较完备,能够满足基本办学需求。
7月 8日上午,学校召集初一、初二年级各班家委会主任对新校址进行了实地调研。在随即召开的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学校与家委会达成共识 。学校当即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全面启动搬迁工作。
新学期开始,在小李升入初三时,她原来的生活习惯随之改变。当然,和她一起需要面对这种变化的,还有2000余名学生以及学校的180多名老师。
餐饮 家长可“罢免”餐厅承包商
搬迁后的文华国际占地100亩,建筑面积是原来的两倍多。不过现址相对偏僻,出门打个出租车都很难。即使校方,也坦然表示搬离主城区是一种无奈之举。
而一开始接到学校要搬迁到郊区的消息时,家长们就难以接受。文华国际家长委员会代会长曾先生就接到过来自家长的很多抱怨。
“老校区条件确实不太好 ,但一下子搬迁这么远,家长和孩子都没做好心理准备。像我,孩子刚上初一时,我们就在学校边上租了套房子,免了家长接送。在上初三的关键时刻搬到新校区,肯定会觉得很不方便。毕竟家长们也担心搬迁后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打折。”曾先生回忆说,在向学校要求搬迁后师资力量不会变动的前提下,家长委员会最终先在内部统一了同意搬迁的意见——只要能对孩子好就行。
为了确保上述意见得以贯彻,从选址时,家长委员会就参与了进来。比如考虑到新址的空气质量、饮用水问题,他们奔赴潍坊市区两级环保局进行调研。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先后经过班、年级层层竞选出来的学校家长委员会并非摆设。
搬到新址后,98%的学生中午都要在学校用餐。出于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考虑,家长委员会把餐厅的招标权和管理权都争取了过来。他们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在网络上发布承包餐厅的招标公告,收取投标书,并实地考察了5个承包商的实力,再通过现场陈述、回答题目、评委打分、集体讨论等环节选定了现在的承包商。有意思的是,家长委员会还为餐厅配备了专门的营养师,每两周换一次菜单,以保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