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喷喷的烤肉出炉啦。
烤猪入炉
在章丘,除了美味的章丘大葱,你还知道别的特色美食吗?作为一种延续近400年的传统美食,黄家烤肉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等系列美食纪录片的热播而声名远扬。黄家烤肉究竟是如何烤制出来的?它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近日,记者走进章丘市绣惠镇黄家湾村,带你了解黄家烤肉的制作过程和它背后的传奇故事。
□社区记者 张浩
每天卖出200斤烤肉,“伍忠号”在章丘家喻户晓
在章丘市绣惠镇中心大街的东北角,一座三层小楼很惹人注目,红色的门匾上刻有金灿灿的“伍忠号”三个大字。这个店就是黄家烤肉第21代传承人黄伍忠在章丘市的唯一一家总店,如今已经有20多年历史。
走进店里,店中央烤好的猪肉引起了记者注意。金灿灿的肉皮让人垂涎三尺。在店内负责销售烤肉的是黄伍忠的妻弟耿俊柱,他告诉记者,每天来买烤肉的顾客很多,一般都是回头客,通常一天能卖出去200斤烤肉。“在我们章丘的酒桌上,除了章丘大葱,另一道必上的美食就是黄家烤肉了。”耿俊柱说,黄家烤肉和章丘大葱,卷在火烧里,号称是章丘一绝,也是章丘人用来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美食。
黄家烤肉须经8道工序,改良配方后含38种中药
黄家烤肉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16日下午,记者在黄伍忠老家有幸见到了黄家烤肉的制作过程,要经过8道工序。
“首先要精选出生五六个月的小猪。”耿俊柱告诉记者,每头猪的重量在170斤至200斤之间。之后要在家里喂养四五天,是为了避免猪因为恐慌导致的肉色不好。再往下便是宰杀:去毛、开膛,剔除一部分骨头。走完了这些工序,用刀往肉里划出道道小口,再往猪肉内填充已经制出来的作料。“黄家烤肉之所以有如此美味,正是由于这些配方。”黄伍忠说,配方是经由黄氏祖传的配方改良而成的,里面包括了38种中草药。填完了配料,用挂钩挂起晾晒一段时间后,用沾水的火纸贴在易烤化的部位,接下来便开始最重要的工序:放进烤炉进行烤制。
400度高温烤出“天下一绝” 皮酥肉嫩让人流口水
在黄伍忠家院子西北角,有一个用砖头垒砌起来的大烤炉,上面盖着一个大铁锅盖,这里就是制作黄家烤肉的“大烤箱”.先用玉米秸秆、木材给烤炉加热升温,等到整个烤炉的岩壁变红之后,两个人便开始抬着晾好的肉放到炉内进行烤制。
“通常要根据猪的大小和皮的厚薄来确定炉内的温度,一般都是400摄氏度左右。”耿俊柱告诉记者,一次烤制时间在30分钟至50分钟,中间还有一次将猪肉从炉内取出查看烤制情况,如果有部位烤焦,就用刀具刮去焦皮,再贴上火纸。“一头200斤的生猪烤出来之后,差不多就只剩下100斤了,水分和猪油都被烤没了。”黄伍忠说。等待了40分钟后,两头金黄色的烤猪便出炉了,一阵阵肉香扑鼻而来。黄伍忠给记者切了一小块刚出炉的猪肉,记者尝了一口,果然是酥脆、肉嫩、味香,让人难忘。
已有300多年历史 原汁原味工艺让其成非遗代表
“黄家烤肉是由明朝末年旧章丘城黄家湾的黄氏祖宗所创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黄伍忠说,自己是黄家烤肉的第21代传人。“解放前,我的大伯黄印松就是当时有名的黄家烤肉高手,人称‘黄一刀',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喜欢吃他做出来的烤肉。”后来,黄伍忠也跟着学习。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黄家烤肉的传统,黄伍忠一直坚持在老家的那所砖制烤炉内进行烤制,以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制作风。随着社会发展,黄伍忠也在摸索如何让黄家烤肉更适应大众口味,38种中药研制的配料就是在传统的5种配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而来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