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做好党的十八大安保工作,确保社会面大局平稳,兖州市公安局积极适应动态条件下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依托保安巡防工程、电子监控全覆盖工程,着力构建“网格化巡逻、扁平化指挥、数字化管理”现代城区巡防模式,实现了巡逻防控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公安机关驾驭动态形势下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以来,兖州市公安局通过合成化作战,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58人,其中逮捕36人,劳教33人,行政拘留168人,制止打架斗殴265起,调解各类纠纷690起,帮助群众850人次。城区“两抢”案件同比下降26.3%,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均明显提升。
网格化布警实现巡防力量无缝隙覆盖
兖州市公安局不断改革现行警务运行机制,着力构建以巡警为主导,保安巡防为支撑,社区民警为依托,守点、巡线、控面,全天候、全覆盖的“网格化”动态巡逻防控机制。
一是以巡警为主,以城区主干道为基础,做好线的巡逻。围绕做好线的巡逻控制,该局按照政府出资雇保安的路子,200名保安协勤队员,专职负责城区街面的巡逻工作。工作中,以城区五纵五横十条主干道为基础,科学划分出四个巡区,对应4个中队,每个巡区安排5个巡组和20个巡班的专职巡逻力量,全面推进网格化布警。工作中,实行中队包片、班组包段,对巡组实行定人、定时、定岗“三定”制度,确保巡逻人员、巡逻位置和巡逻时间“三落实”。白天以街面为主,严防“两抢”、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街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夜间以居民区为主,严防撬门别锁、盗窃案件的发生。
二是以交警为主,依托城区交通执勤岗点,做好点的控制。工作中,交警部门以城区五纵五横主要道路为基础,划分了25个主要交通执勤岗点,招聘了100名保安交通协勤队员,每个执勤岗点由一名正式交通民警带队,安排4名保安交通执勤队员。每个执勤岗点在做好交通管理的同时,负责其前后左右100米范围内其他警情的先期处置,特别是配合巡警做好“两抢一盗”案件的堵截查控工作。
三是以派出所民警为主,以警务区为依托,做好面的控制。派出所警力本着“有警接警,无警巡逻”的原则进行巡逻防控,实现快速就近处置群众报警求助。各派出所以辖区警务室为依托,加强日常走访和调查工作,建立巡逻布控面,配合巡警和交警,构建布点、巡线、控面的巡防网格。实现白天见警察、夜晚见警灯,提高群众见警率,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扁平化指挥,实现巡防力量的科学布控
兖州市公安局以科技为支撑,加快巡防警务的信息化建设,满足巡逻警务动态性、紧急性、突发性的工作需求,在完善GPS车辆定位系统运用的基础上,建设以GPS数字巡防系统、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街面巡防警力“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化巡防模式,实现“智能型、点对点、可视化”指挥调配,提升巡防工作的实效性。
首先实现数字化指挥。依托GPS数字化信息平台,对各网格化区间的巡防力量编号并进行巡防轨迹跟踪定位,实时掌握巡区巡防力量分布。根据警情分布,依托对讲系统指令“就近”警力开展先期处置;针对街面“两抢”等突发案事件,实时指令街面巡防力量实行定点设卡盘查,并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警力布置,提高快速反应与处置成功率。
然后专业化管理。该局成立视频巡逻侦察中队,招聘了50名视频监控操作员,经过培训后,分别安排在视频监控大厅,专职负责视频巡逻。视频侦察中队每日负责收集、整理各类社会治安信息和观察监控视频情况,及时将信息输入警综平台,下达到每一位巡逻民警。
最后人机互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充分发挥110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和龙头带动作用,做到了“三方互联互动”,即:视频巡逻、地面巡逻、110警情互联互动。在视频巡逻中发现了违法犯罪线索,指挥人员立即提醒或通知就近的巡逻人员;群众拨打了110,视频巡逻人员立即调集警情现场附近的监控探头固定证据,核实情况;在巡逻中民警发现的警情,需要配合、支援等情况,巡逻民警立即向指挥中心汇报,指挥中心视情调集警力,合理调配,快速处置,形成了打击防范的坚强合力。根据具体警情和巡逻区域的实际,适时调整巡逻密度,有效挤压违法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真正实现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