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代传春)时令虽已进入冬季,但我们走在新驿镇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感受到的却是处处涌动的文化春潮和蓬勃生机。
文化长廊树新风。走进秦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70多米、宽5米的仿古式建筑长廊,长廊两侧的墙壁上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八荣八耻”、“二十四孝”、文明创建画图,时时教育和鞭策着全村人争做文明使者,共建和谐村庄。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陆华国说,文化长廊建起来后,村里每年都组织村民在这里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是不是文明家庭,只要对照长廊上面的画图,就一目了然了,根本不用村干部再象以往哪样讲这评选标准那评选条件了。在这样的参照系下评选出的文明家庭,不但底气足,而且也给没评上的户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观摩课。今年,我们计划把评出的文明家庭印成挂历,发到各家各户,让家家户户时时感受真善美的力量,形成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庄户剧团唱和谐。在姜村,很早的时候村民就有唱戏演戏的好传统。近年来,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村里一批上了年纪的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由50多人组成的“庄户剧团”,在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大锔缸》、《民间落子》等剧目的同时,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了一批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新剧目,每逢节日或农闲时节,就搭起戏台,敲起锣鼓,登台亮嗓,自娱自乐,唱响了十里八村,唱出了农村人火红的幸福生活。“我今年快70岁了,可一登上戏台,就感觉仿佛年轻了二三十岁,心里有使不完的劲,如今这生活真幸福、真舒坦,咱可得好好唱着过哩”。老艺人蔡连举乐呵呵地说。
农家书屋帮致富。“自从村里建立了农家书屋,配上了电脑,我有空就来查查资料、上上网,了解搞好养殖的技术及兖州市场信息,今年光育雏鸡的收入就是五六万元呢!”王楼村养鸡育雏专业户王广亮高兴地说。近年来,围绕解决好农民看书难、致富难问题,新驿镇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目前,全镇建成集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于一体的农家书屋30多个,定期组织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看报、致富技能培训、法律知识普及等活动,农民的科技文化法律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增收门路更加宽广。郭村村民郭秀花说:“按照《苗木科技管护》的指导,俺今年300多亩苗木里仅肥科一项就节省投资20多万元,这都是农家书屋给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街头广场送健康。新四村原来有一片废旧坑塘,十几年了荒草枯棵,死水发臭。今年村里投资8万多元进行了整平、配置了20多件体育健身器材,安装了照明灯。现在一到傍晚,健身广场上就挤满了前来锻炼身体的大人和孩子,说说笑笑好不热闹,乡风乡俗渐渐发生着新的变化。这是新驿镇成功推进农村健身广场建设一个缩影。目前,全镇像新四村这样的街头健身广场已经达到41处。以街头健身广场为载体,新驿镇各村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文体娱乐健身活动,现全镇已组织成立秧歌队、老年人太极拳表演队、各类球技竞赛队、斗羊比赛协会等群众性文体队伍30多支,常年坚持活动,既锻炼了群众体魄,又推动着全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