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镇以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三措并举,凝心聚力,着力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推进优美乡村建设进程。成立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领导小组,采用主要领导抓整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有效形式,逐层分解任务,设置任务时限节点,形成整治工作到位,整体稳妥推进的良好局面。一是农村路网建设跑出加速度。今年以来,该镇农村网化工程投入2000万元,完成建设里程110公里。二是建立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一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讲究卫生、摒弃陋习,自觉维护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另一方面,在各村统一建造垃圾收集点,并配备运输车辆、专职保洁员1—2名,组建成立78人的镇村两级保洁队伍,包片包段,对主干道沿线、镇驻地、各行政村重要区域集中进行整治,彻底清除“三堆”、“三乱”现象,使镇村面貌得到很大提升。同时,建成垃圾中转站一处,确保了“村收集、镇运输、金乡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的有效运作实施。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目前已建成司马、韩杨两个大型农村社区,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安置居民500余户,2000多人。薛洼村、老李寨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推进,全镇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健全治保、调解、普法、巡逻、帮教“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成立了治保和调解委员会,有效减少了基层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了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此外,建设多功能文化大院40个,健身广场5处,30个村配备健身器材,提升了群众的文体生活水平,同时加快了全镇城镇化建设步伐。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倡树文明和谐新风。一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抓队伍,全镇选拔10名基层文化活动带头人,深入文明村培养文艺骨干,组建演出队伍,完善设备、提高技能;抓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组织送戏下乡,开展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抓硬件,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好用好文化大院、阅览室、文明一条街等基础设施。二是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在全镇深入开展“四德工程”教育,修订蕴含传统文化、富有时代精神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文明卫生家庭”和文明信用户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培养有文化知识、重文明礼仪、懂技术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先后举办科技培训班23期,培训农民1200人次,培养科技带头人150多人,科技示范户65个。三是加快建设硬件设施。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出发,通过政策倾斜、招商引资、资金投入、实物援助等方式,帮助文明村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修建活动场所、发展经济项目,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朱林)
莫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