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城乡统筹
叩开美丽幸福门
——兖州市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综述
叩开美丽幸福门
——兖州市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综述
记者周庆来 通讯员孙宝坤
编者按: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为新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兖州市结合自身实际,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统筹力度,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一个美丽、幸福、和谐的新兖州不久将呈现于世人面前。
近年来,兖州市把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作为促进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制度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城乡统筹,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坚持制度创新,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作为全省首批28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兖州市之一,兖州市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精心组织、依法操作,顺利完成了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全兖州市7个镇、3个街道,林改涉及户数6.67万户、人口26.64万人,14.6万亩集体林地全部参与林权改革,主体改革过程中全兖州市共签订林地、林木各类承包合同8900份,内部协议11.2万份,勘界宗地1682个,发证1682份,合同签订率、确权发证率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林权主体改革各项任务。
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新农村建设需要充足的金融血液。发展农村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组织银企对接,促进银企交流。着眼破解企业融资瓶颈,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推进支付体系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着力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村支付清算渠道,提高农村地区资金清算效率。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多次组织召开农村信用创建工作会议,对全兖州市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广泛动员,有力推动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活动开展,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工作向纵深发展。目前,全兖州市共创建信用镇4个,信用村232个,信用户3.5万户,授信总额达到19.2亿元,用信17.3亿元。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显著提升。土地流转规范化。近年来,兖州市各级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土地资源向种植能手、农机大户和合作组织集中,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土地承包合同信息化管理,换发补发了全国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共颁发经营权证书8万本,签订承包合同30万份,建立承包台账1000余本,规范整理土地承包档案3000余卷,为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扶持政策明确化。对种植粮食作物面积300亩以上、种植露地蔬菜面积2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按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家庭农场,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建设项目。产业经营规模化。立足兖州市地处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优质玉米优势生产区的实际,紧紧围绕优质粮食生产,大力培育壮大粮食加工转化龙头企业群体。全兖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1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济宁兖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5家。全兖州市有3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在龙头企业就业,年加工转化粮食130万吨、畜禽6万吨,带动和辐射粮食种植基地300万亩,规模养殖6000万只(头),全兖州市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80%以上,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