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了解曲阜雕刻文化、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月20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孔子故里——曲阜,深入圣人之乡,礼仪之邦,开展对曲阜雕刻文化、食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实践活动。
队员们在当地人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孔林,了解到曲阜楷木雕刻迄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其原材料源于曲阜孔林独有的珍稀植物楷树,经历代艺人们的辛苦创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今的楷木雕产品也由原来的“寿杖”、“如意”几个品种发展为孔子像、各种人物、花鸟走兽和文具等近百个品种。紧接着,队员们又来到孔林附近的大饭店,向厨师们学习孔府菜。在与厨师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了孔府菜的地位、种类、以及烹饪特色。被“漂亮”的菜色吸引的队员也不禁亲自尝试一下做菜的乐趣。
通过此次调查活动,不仅有利于队员们了解、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增强了队员们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