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区房纠纷接连不断
又到新学年即将开学时。围绕学校、学区和房子引发的各类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自新的学区调整方案公布以来,学区房纠纷接连不断。
遍地开花的“学区盘”,到底孰真孰假?所谓的名校名盘,又有多少“含金量”?面对开发商天花乱坠的学区楼盘宣传,购房者当如何辨识?针对广大购房者关心的上述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校企联姻 济南“学区盘”遍地开花
“给孩子上名校的机会”、“打造济南一流的学校和幼儿园,让孩子轻松赢在起跑线”、“家门口就能上名校,让孩子多睡半小时”、“打造0岁—18岁一站式优质教育体系”……最近几年,类似的楼盘广告,总会让年轻的购房者心动不已。
“孩子快3岁了,跪求推荐好的学区房,二手房、期房均可”、“高新区优质学区盘,求推荐”、“西客站片区哪个楼盘要引进名校,了解的‘童鞋’小窗Q我”……在记者加入的多个买房置业群里,这样急切的求助信息,总会不时弹出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空前重视,加之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使学区房成为当前楼市最大的刚性需求。
顺应这样的需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争相大打“教育牌”,以“学区名盘”、“教育大盘”为定位的开发项目在城区内遍地开花。
南益名士豪庭联姻东方双语实验学校,泉景天沅、鲁能领秀城先后开设了胜利大街小学分校,中海奥龙观邸引进省实验小学,中海紫御东郡携手甸柳一小,中海国际社区引入南上山街小学、实验初中,万达广场、华润中央公园先后与经五路小学签约合作,阳光100国际新城、绿地国际花都泉景园争相引入外国语学校,绿城百合花园将甸柳中学分校揽入怀中,天鸿万象新天为历城二中建设首个分校,海尔绿城全运村引进燕山学校,中建凤栖第则把远在仲宫的历城一中招了进来……一众开发企业的争抢,让泉城济南并不太多的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被瓜分殆尽。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上述看似开发企业有意为之、一力促成的“姻缘”,其实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开发企业携手知名学校,住宅楼盘联姻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商借以实现项目持续的热销,赚得盆满钵满;相关学校,则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快速扩张;教育主管部门也乐见其成,希望以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学区房、“学区盘”成为开发企业炒作项目和实现畅销的制胜法宝。以至于本身并没有配套中小学的项目,办个幼儿园也要千方百计引入知名品牌并大肆宣传,中小学、幼儿园都没有的项目,则生拉硬扯地将周边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高校当成自己的配套,借以赚人眼球。
原形毕露 部分“学区盘”遭遇信任危机
“孟母情结”催热了教育地产。渴望为孩子成长铺就“金光大道”的父母、准父母,甚至尚未婚嫁但着眼长远的小年轻们,自觉不自觉地被裹挟其中,成为学区房、“学区盘”的拥趸。
但遍地开花的“学区盘”,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其实很多人买房时,并不太清楚。当项目进入交房阶段,项目自身及周边配套的中小学开学,一大批名不副实的“学区盘”暴露在事实和媒体的聚光灯下,大呼上当的购房者才如梦初醒。
在邢村立交桥附近,已入住的某楼盘,此前销售时置业顾问宣称的学校如今没了踪影,所谓的名校只有一个幼儿园,上完幼儿园只能就近入读村办小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