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对一”帮扶制度,拉近党群距离。该街道以留守儿童和孤寡空巢老人为主要帮扶对象,充分发动辖区内300多名党员,实施“一对一”帮扶制度,即一名农村党员帮带一名留守儿童或一位空巢老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要求党员干部定期到帮扶户登门慰问,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心灵上给予慰藉。街道督查办会不定期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活动不流于形式。
“农事村办”,实施一站式服务。在各村建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集合计生办、劳动保障、综治中心、信访等服务部门,将服务中心打造成服务群众主阵地,服务内容囊括群众方方面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三定”值班制度,即定人员、定时间、定职责,确保至少有一名村干部或包村干部在便民服务室值班,值班时间参照街道机关上下班时间执行。值班人员结合党务村务实际,对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当即办理,对暂时不能解决的事项,实行“三日必复”制度,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主动上门服务。
畅通党群互动沟通平台。通过村务公开栏、街道网站和发放便民服务卡等方式,对街道主要涉民部门负责人、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手机号码进行公示,让各位党员干部手机成为服务热线和短信意见箱,为村民提供全天候服务。街道办事处还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指派专人和群众在线互动,接受群众咨询和虚心采纳群众建议。建立不定期寻访制度,对贫困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人员进行不定期走访,通过面对面交流,感知群众冷暖,了解群众需求,收集发展计策和群众意见建议。通过走访掌握村情民意,为将群众内部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提供第一手资料。(郭瑞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