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场供求失衡影响,元旦以来,生猪价格有明显下滑表现。监测数据显示,1月16日,生猪养殖场生猪出售均价约在6.00-6.60元/斤,跌破6.80元/斤成本均价,较1月初7.60元/斤价位,日均约下跌0.09元/斤,整体跌幅17.11%;较去年同期8.50元/斤左右价位,同比下跌25.88%。
受此影响,猪肉价格也有下调趋势,1月16日,猪五花肉、精瘦肉市场监测价格分别为11.00元/斤、13.00元/斤,较1月初价位,分别下跌0.00%、7.14%。
据走访调查,近期生猪价格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按照往年市场情况,春节前后是生猪销售旺季,因此,虽然前期生猪市场供应宽松,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仍较高,并未真正淘汰过剩产能,加之入冬以来,天气一直晴好,使得现期生猪存栏量大,成活率高,供市量充余,价格下滑;二是由于今年冬季偏暖,腊肉等加工需求量低于预期,各加工厂采购量小,导致生猪市场需求大幅缩水,价格走跌;三是国家将冷库储备肉投放市场,也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生猪价格。
在市场供求因素影响下,预计近期生猪价格仍将以趋弱为主调,即使随着春节到来,在节日性消费需求带动下有所回升,整体回升空间也将有限。
由于当前生猪价格持续跳水,养殖户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对当前市场表现消极,普遍停购仔猪及淘汰母猪。若长时间如此,势必对生猪市场造成一定程度影响,甚至引起后期生猪价格触底反弹,影响市场秩序。考虑到现期也是国家需要对储备肉进行正常轮库,并释放足够库存空间以备再次存储的时期,不宜停止储备肉轮出或启动猪肉收储政策,建议政府适当出台相关生猪养殖补贴政策,并引导生猪养殖户合理养殖出售,稳定市场。
此外,目前生猪养殖方式仍以散户养殖为主,由于养殖散户仅靠传统养殖观念进行养殖生产,加之对市场信息了解相对不对称、不及时,不能随市场变动适当适时作出补栏、出售调整,以致多数情况下都是跟风惜售或抛售,在自身承担全部风险的同时,也对生猪市场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长期来看,生猪养殖规模化是生猪市场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李星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