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就您刚才提到的,您比较关注的这几个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您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呢?
毕宏生:首先第一个,我就提出来关于我们能够,现在既然三保合一了,能不能再有一点,把我们基金的统筹,能够方便外地的患者就医。具体来讲就是我们在城市里面的农民工,比如我是在农村参加医保,我现在到了城市来打工了,假设我换一个疾病,小病或者是一个。
齐鲁网:突发的。
毕宏生:一个突发的,我不可能再回去办这种转诊,如果我们实行了省内的统筹,我们最终要全国的统筹,我们实现了省内的统筹,大大的方便了患者。真正的患者可以根据他的情况来选择医院,真正方便他就医。那你想他回去,耽误他的时间,耽误他的病情,而且加重他的花费,路费这些负担等等一些问题,我觉得统筹保障体系,先从省内开始,然后扩展到全国,我想这是方便我们广大患者,尤其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现象,我们进城的农民工特别多,他们有的是跨省的,甚至跨好几个省出来工作,外出务工,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提了这么一个建议。
另外一个,我们现在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我们医保的基数要增加,现在有些地区是双限制,单个病人报销的费用有限制。另外一个,就诊的病人有限制,尤其是就诊病人的限制,我觉得非常不适合,应当加以改革。为什么呢?有些患者不可能根据你的指标来生病,对不对?
齐鲁网:对。
毕宏生:而且有一些急性的病,他不能住院,假设要住院的话,患者自己自费,或者医院来给你无偿的支付。医院里每天都是大量的病人,他是承受不了,他有这个心,他没有这个力量,让患者个人自费,他本身参加医保也不合适,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当调整政策,使我们的患者有病能够及时的治疗,尤其是有些急性的大病,牵扯到危险的疾病,我们应当有一个特殊的政策。所以这是关于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的建议。
另外一个,就是有关大病统筹的,去年总理在我们山东参加讨论的时候也提出来,大病的统筹要扩大一倍,所以我们国家现在20种大病统筹,白血病、慢性肾衰,患者实在是负担不起,会导致他因病致贫的问题。有一个疾病,我们叫视网膜母细胞瘤,就是患者是婴幼儿得病,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治疗,到了中期和晚期,甚至要挖掉眼球,为了保障他的生命,再晚他生命都无法来保障了。这个时候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是不是?他们没有这种积蓄和积累,给孩子20万、30万的来花费。
所以有的时候,会延误了病情,孩子一旦挖掉双眼,你们可以想象,除了他终生的残疾,看不见之外,在他心灵上是一个创伤。所以说我就建议,能够把视网膜母细胞瘤纳入到大病统筹,这样会增加报销的比例,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由于他发病率和每年增长的数量是可控的,我觉得作为国家来讲,应当能承受的起。
加强法制建设 化解医患纠纷
齐鲁网:还有一个就是加强法制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已经超越了我们医疗本身,像我行业本身的全国性战略性的问题。
齐鲁网:您提到法制主要是指哪个范畴?
毕宏生:随着我们改革开放到了现在,我们进入了深水区,那么各种社会矛盾也比较激烈。另外一个,就是国外的敌对势力也好,最近在昆明发生恐怖的暴力事件等等,这些社会治安恶化等等,我觉得所有的这些问题要想解决,我们应当高举一个大旗,就是我们依法治国。要把我们依法治国的理念,依法治国的工作方式,应当纳入到各个行业当中去,这个我们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也明确的提出来依法治国的理念,这个理念从去年就提出来了,我们能够迅速的贯彻我们各个行业。首先我的一个建议,就是建议司法部,还有我们公检法要在我们全国开展一个声势浩大的普法活动,要让我们的公民有学法、遵法、守法的意识。现在好多事情发生了,他就说我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对不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