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时间:2014-05-06 12:3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5月5日,全市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军,市政府副市长田志峰率领70余名与会人员来参观。金乡县领导刘章箭、董冰、杜庆节、李洁等陪同活动。

近年来,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立足打造鲁西最安的目标,尊重基层社会治理首创,社会治理创新亮点频出。在基层治理方面,金乡县委、金乡县政府把社区治理上升为国家治理基础性工程的高度,下定决心,下大力气,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全范围覆盖、常态化保障”的要求,在全面实施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并通过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将视频监控全覆盖这个“天网”与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这个“地网”有效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城区社区,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要求,结合属地管理、地理布局、地域相邻、邻里相熟等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按300—500户、1000—1500人的规模,合理设置网格。在农村地区,结合行政划分,根据村居大小和人口规模,实行一村1格或一村多格。对网络统一编号管理,以网格进行综合管理服务,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格局。目前,共划分社区网格1094个,其中城市社区网格244个,农村社区网格850个。由金乡县财政直接投入资金,为金乡县、镇街、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机构统一配备了LED屏幕、高清屏幕、电脑、打印机、投影仪、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为城区网格员配备了150个高品质移动网络终端。开通金乡县、镇街、社区、网格管理账号210个,基本形成了纵向到网格,横向到部分综治单位的金乡县、镇街(科局)、社区、网格四级联通、一网协同的网格管理信息格局。2013年以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运作建设资金1.2亿元,把治安视频监控、智能化交通和数字化城管有效结合起来,建设了 1个现代化的公安指挥中心,16个镇街(园区)分控中心,629处村级监控平台,107处卡口式电子警察,472个监控点,5698个视频监控探头,实现了对视频监控立体与时空的全覆盖。在此“天网”的基础上,继续投入500余万元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地网”工程。把“天网”与“地网”网格立体结合,使社会治理信息实现了动态跟踪,优势互补,联通共享,社会治理服务实现了全时空、全覆盖,便民高效。

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卜集镇派出所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现场、金乡县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金乡街道真武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站,认真参观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对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委、金乡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尊重基层社会治理首创,社会治理创新亮点频出。金乡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为全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特别是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实现了治理对象动态过程中 “底数清、情况明”,服务治理更加有效,做到了治理精细化、服务个性化、工作科学化。安全稳定基础更加牢固,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矛盾纠纷不上交”,维护了大局和谐稳定;网格化社会服务治理模式形成,在社会服务治理领域形成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社群结合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工作由重治理轻服务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从运动式治理向常态化治理转变,从粗放式治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从政府一元治理向公众多元参与转变。(张红运 曹会会)

相关阅读
  • 济宁全面落实“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提档升
  • 济宁开展党建“双基”攻坚行动 集中突破社会治理重点难点
  • 济宁市社会各界开展哀悼活动
  • 十大攻坚行动解读 | 济宁聚力推动文化“两创” 建设文化强市首善
  • 济宁市2020年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和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
  • 济宁市直参保单位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名单公示 你属于哪一类?
  • 济宁“六大专项行动”推动审批服务和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
  • 济宁3家公益性社会组织获得山东省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 上一篇:胡集镇:基层群众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反映良好
      下一篇:羊山镇深入推进人才强镇建设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