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运煤车呼啸而过,随后扬尘四起,过往行人无不手遮口鼻。这是记者昨日在唐口煤矿附近的煤厂看到的一幕。目前,扬尘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和煤烟污染、汽车尾气并称大气污染的三大“杀手”,经常造成PM2.5爆表,导致雾霾天气来袭,给市民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治理大气污染,还市民一片蓝天,我市将在月底全部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控系统并投入运行,届时,实现对全市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
三大污染源“抹黑”了蓝天
我市是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境内燃煤电厂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集中,造成了电厂围城、煤炭封城的局面。燃煤发电排放的煤烟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以及大量烟尘30多万吨。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工程建设和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城市扬尘污染。此外,还有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据统计,目前,我市汽车保有量近120万辆,并且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增长,上下班高峰期,车辆涌动,汽车堵城,令市民叫苦不堪。
另外,城区小型燃煤炉、餐饮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低空污染以及工业废气污染等,也是造成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昨日,据市环保局张局长介绍,我市的工业布局以及能源结构短时间内得不到根本转变现状,致使燃煤总量仍呈上升的趋势。再加上城区建设面积小、工程多、扬尘大以及持续增加的汽车尾气排放等因素,造成我市的空气污染防治难度大,质量改善不容乐观。
运用电子“科技眼”紧盯污染排放企业
我市运用科技手段,不断加快数字环保建设,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目前,全市80多家重点废气污染建设了327台(套)在线监控设备,随时监控各企业排污设施运行及脱硫效果。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城区现有7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控系统基础上,积极推动县、市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站建设,10个县、市分别规划新建2至3套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控系统,预计5月底将全部建成运行,届时将实现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另外,在去年实施城区空气监测站点包保责任制,设立辖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明确四个区政府(管委会)的辖区空气质量改善责任目标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将考核范围扩大到全市13个县市区,重拳整治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