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烦心事想找人诉说,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呢? 在任城区,不少居民最先想到的是到社区居委会的居民议事厅去说说。
任城区结合区域驻地特点,在城市社区首推创新实践“居民说事”制度,居民遇到个人困难、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以及发现社区环境卫生、道路建设、水电维修等问题,都可以在居民说事厅里一吐为快。事对事,面对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明确责任,限时办理,认真反馈,做到小事不出居民组,大事不出社区。今年以来,该区共受理居民说事840余件,已办结620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8%。
小事情催生居民说事制度
古槐街道吉祥社区一居民楼因下水道堵塞,污水蔓延到居民家中,影响了居民工作和生活。居民们多次找到物业公司、开发商和有关部门反映,遭到推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社区党组织专门邀请这几户居民细细说谈,了解来龙去脉。后来,在区政府协调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物业公司、开发商以及城建、环卫等部门人员,与居民们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协商,最终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居民遇到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邻里关系、社区和谐,这主要是居民遇事后没有一个很好的诉说和解决渠道。于是,吉祥社区居委会决定每周四接待群众来访,用“逢四说事”的办法来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任城区及时对社区“逢四说事”做法进行总结、提升,并结合社区党员代表议事制度、民情恳谈日制度等经验做法,在全区8个城市街道90个社区全面推行“居民说事”制度,先后共召开议事会1600余场,14500多人次参与“说事”,有效解决了个人困难、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社区环境卫生、健身器材安装、道路修建、水电维修、居家养老等大小焦点难题2100余件。
“居民说事”解决了好多烦心事
“本周‘居民说事’的主题是居家养老服务,各位有啥想法咱都说说。”5月8日上午,县前街社区居委会主任邵体荣在“居民说事”议事会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话音未落,几位居民立即举手,示意要说说想法。
64岁的李庆云第一个发言。他坦言,目前社区老年人的最大问题是老无所依。“就拿2号楼来说,60岁以上的有11人,他们的子女大多都在外地工作,每年回家的时间较少,这些老年人连买菜都是个大问题。”李庆云说,他们因年龄或收入问题,未能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但他们也是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个群体。
李庆云提出,是否可以考虑让这部分老人有偿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对于李庆云提出的问题,区民政局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位工作人员立即进行回复。“居家养老服务是按照政府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通过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搭建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目前优先惠及部分社区居民。”这位工作人员说,有偿购买也是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的一条新路子,这种方式会让有经济收入、但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得到照料……话音未落,大家就热烈的交流起来。
“居民说事”升级了
5月14日上午,在仙营街道秦庄社区召开的“居民说事”议事会上,出现了几张新面孔。其中站在大家面前的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汪金厚,区财政、民政、住建等部门“一把手”分别亮相在说事现场。“不知哪个单位在仙西小区施工完后,留下一个2米多宽的土坑,至今没有填埋,存在安全隐患,麻烦领导给问问。”在求得居民证实后,汪部长马上打电话督促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现场解决了问题。“我们小区路面破损严重,地下管道经常堵塞,需要修复疏通。”居民陈会元直言不讳提意见。“我刚才查了查,根据城市老旧小区三年升级改造工程,仙西小区路面硬化及下水道修复已列入明年升级改造计划。”参加居民说事的区住建局负责人马上解释。
任城区委、区政府“一班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责追究,工作方式从领导式向服务式转变,由务虚向务实转变。区委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行城市社区“居民说事”制度的实施意见》,根据区委统一部署安排,5月8日至18日,由区委常委带队、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居民说事”活动,专门下基层听诉求,解民忧,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针对居民群众提出的问题,能现场办理的现场办理,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明确解决时限。“居民说事”不仅“说”消了民怨,“说”拢了民心,也“说”升了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