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1997年开始,山东省与新疆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援助喀什地区的疏勒县、英吉沙县和岳普湖县。2010年,中央决定实施新一轮对口援疆,山东在原有3县的基础上增加了麦盖提县。
17年的时间里,山东先后派出了8批援疆干部人才,为新疆的发展和新疆人民的福祉添砖加瓦。
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对新疆的各项部署,推进新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背景下,5月初,齐鲁网记者跟随援疆干部们的脚步,远赴天山脚下,走访由山东省对口支援的喀什四县,感受雪山下戈壁滩的新变化。
从5月28日开始开始,齐鲁网将陆续推出《山东援疆行纪》系列报道,为大家展示一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谐、安定、蓬勃发展的新疆。
援疆教师高靖忠正在给学生授课
说起自己山东来的新老师,维族学生伊帕尔开心的笑了起来
齐鲁网喀什6月4日讯(记者 张帅)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先进教育理念,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自孔子故乡山东的教育援疆者老师们不远千里,在祖国西北边陲上践行着孔子的理想。
始建于1956年的喀什二中是南疆最早的一所汉语系普通完全中学,也是全疆办学规模最大的中学之一。
在学校工作了20多年的喀什二中政教科科长曾子平清楚地记得,山东的援疆教师第一次来到喀什二中是1997年,当时有4名日照的老师第一批到喀什二中援疆。17年过去了,喀什二中从当初的1400名学生,142个教职工发展到了现在拥有在校生8000多人,教职工600多人。“学校发展是在援疆工作的帮助带动支持下才取得的成绩,我们学校的援疆教师,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先后有166人”,曾子平告诉记者,166人中有118人来自山东。
据了解,山东省第八批援疆教师共有20人在喀什二中工作,其中带队干部1名,现任喀什二中党委委员、校长助理,任课教师19名。
“援疆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带好班里的学生,我们更希望能够带动当地的师资队伍建设”,曾子平表示,这些年在喀什二中的山东援疆教师,大部分担任过教研组、备课组的组长,从山东第七批援疆教师进入学校开始,每个学科的大教研组组长更是基本全部由这些老师挑大梁。
“我们特别想打造一个山东援疆的教育品牌,为学校的老师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标杆”,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下,去年暑假之后,“山东实验班”正式在喀什二中建立。
山东实验班的建立,是更好发挥援疆教师示范作用的一种新尝试,由原来学科娇艳带动向整体班级建设引领转变,使教育援疆由原来单一的学科指导向教育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转变,整体引进山东经验。
目前,学校在级部8个平行班级建立了山东实验班,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都由山东援疆教师担任。由于这些来自山东的教师有着共同的教育经历和经验,在援疆的教育教学中更容易形成合力,对于整体借鉴山东教育经验有着更强的实效性。
来自东营市广饶一中的高靖忠是援疆教师中的一位,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山东实验班的班主任。从教育大省来到南疆喀什,在最初的时候多少让这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有些不适应。不同于山东的中学,高靖忠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是走读生,并不在学校安排早晚自习。同时,由于教育基础薄弱和教育理念的原因,这里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与自己之前教的学生有一定差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