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行走大运河②:临清依运河而建 曾为山东最大城市(2)

时间:2014-09-21 12:4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临清钞关的建立,给当时的中央政府带来了滚滚财源。明朝中前期,临清钞关年收税银四万多两,到万历年间,年征收船料和商税达到八万三千多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课税额的四分之一。明万历六年,山东省一年的课税折银只有8860两,仅占临清钞关税收的十分之一,运河对于临清这座城市的作用可见一斑。

  漂来的城市 “北漂”始祖“漂一代”在临清

  “临清有三个支撑的东西,一个是天下粮仓临清最大,漕运当中往北京运粮四百万石,其中三百万石存在临清,他是漕运之咽喉。第二个是军事重地,山东河北河南交界这一块,再一个是临清是商业都会,明代的时候十三个布政使司,临清的商业能辐射十一个。”

  现在“京漂”、“北漂”是比较时髦的词语,是指众多的外地人在北京谋发展。其实临清在明、清时候就已经住满了天南海北的“漂一代”,顺着大运河,他们把临清带成了一个商业大都会。可以说,“临清是一座漂来的城市。”

  市井文化 卖艺唱戏者均在码头聚集

  站在临清市的标志性建筑鳌头矶上,向北,是已经废弃的元代运河;向南,是明代运河,昔日鼎盛繁华的鳌头矶段古运河就在脚下。那是一段盛压群埠的文明,明成化年间大学士李东阳《鳌头矶》诗说: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如果说运河钞关深深的烙印着官府的痕迹,那鳌头矶的周围就是临清市井文化的聚集地。在这里,沿着运河而来的各色人等和财货络绎不绝地到达并纷纷上岸,或玩赏、或买卖、或暂住,这里高楼栉比鳞次,热闹非凡。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博士郑民德:“在这里看运河帆樯林立、万船聚集那种热闹喧嚣的场景,因为这里有一个码头,船只在这里停留,卖艺的唱戏的在这里聚集。文人在这里看着美景饮酒作赋的地方。独占鳌头在临清就是一个建筑,诗人聚集在建筑上就想考个第一名,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嘛,第一名的意思。”

  文化遗风 市民爱唱京剧人人都是票友

  如今,运河已经断航,但运河文化的遗风依然在深深的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站在鳌头矶上,不远处的公园里传来阵阵美妙的京剧唱腔。走近这些市民中间,发现人人都是票友,各个都有绝活。

  临清市博物馆前馆长马鲁奎:“为什么临清京剧这么繁盛,他有历史传统,我小的时候,在碧家宫那里有个戏楼,戏楼的砖上刻着三庆班就是徽班进京,徽剧就是徽班,徽剧、汉戏江西丽阳腔加上北京的道白,慢慢的演化成京剧了。现在这个崔腔还活在临清,他是京剧徽班进京没变化的还存在着呢,你想知道徽班原来什么样的声音不,上临清来吧!”

  给临清这座城市生命起点的是运河,让其生命脱胎换骨的也是运河。只有当这运河上四处漂来的人潮、物流聚集到它的岸边后,只有运河把它自身的文化生命在此驻留后,这个城市才真正具有了它的精神本质,才能成为具有文化生命的大都市。它的生命精神来自于那运河上的滚滚波涛,来自那运河上白帆樯影下承载的壮阔历史。

  规模堪比天津 明清时山东最大的城市

  来临请采访之前,有人问记者采访的主题,记者表示要去探访明、清时期山东最“大”的城市——鲁西北的临清。

  运河让临清成为可能。明正统14年,兵部尚书于谦建议在临清筑城,本来运河环绕的中州地带应该是筑城的理想之地,但当时为了护仓,选择了卫河以东离河较远的粮仓处,称为砖城。因为砖城离运河码头较远,发展工商业不便,商贾旅舍仍然往砖城外的中州地带发展。

相关阅读
  • 大众锐评丨“给媳妇打个电话”,是真情流淌!最高褒奖!殷殷期盼
  • 山东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共建山东中医药大学
  • 日兰高铁(鲁南高铁)日曲段11月26日通车 山东将开3对环形高铁
  • 山东前十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还有这5个鲜明特点
  • 这就是山东丨街采:这首曾唱响太空的山东民歌你知道吗?
  • 注意!山东这28批次食品不合格 山东沙土食品、裕龙酿酒等上黑榜
  • 问政山东|养猪场手续难办 畜牧部门:没你们一样吃猪肉
  • 山东省委网信办“牵手”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将在

  • 上一篇:澳门全国人大代表到山东视察 姜异康主持召开汇报会
    下一篇:枣庄市民17年献血4万毫升 相当于成年人8倍血量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