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民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泗水县民政局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各项民政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取得新的进展,被评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通过积极努力,今年以来,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9291.07万元,有效保障了泗水县优抚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
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新突破。提高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标准,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由280元提高到29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由132元提高到147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4100元提高到48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700元提高到3400元。进一步畅通医疗救助渠道,对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进行了升级维护,实现救助“零时限”。今年以来,共救助413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38万元。实施了贫困家庭“白血病、尿毒症”患者专项救助活动,救助患者102人,发放救助金32.65万元。开展了“救急难”工作,对因大病、意外事故等原因急需救助的困难家庭开设“绿色通道”,先实施救助,后补办手续。联合泗水县人社局、残联等部门对患有重大疾病或重度残疾,导致生活支出大于收入、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标准的“支出型”特困家庭进行排查摸底,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救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主动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救助外地流浪乞讨人员62名,接收外地转来的流浪乞讨人员13名,救治流浪乞讨病人8名,妥善安置弃婴2名,支付流浪乞讨病人、弃婴医疗费15万余元。
防灾减灾工作开启新模式。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5.12”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共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5000余份,向泗水县手机用户发送“防灾减灾”公益短信,在洙泗小学举行了应急疏散示范演练,提高居民的避险自救意识和技能。积极推进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争取上级资金210万元,为70户农村贫困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6月底前已全部完工。加强了防灾减灾社区建设,积极推荐2个社区分别申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目前,泗水县已有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
社会慈善事业得到新发展。组织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募集善款161.2万元,并积极协调泗水县妇幼保健院、泗水县中医院募集慈善冠名基金700万元。春节期间筹集了价值290余万元的款物,开展“情暖万家”救助活动,举行了“送温暖、献爱心”救助物资发放仪式,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万余人。开展了“朝阳助学”活动,救助困难家庭大学生217名,发放救助资金50.2万元;联合泗水县妇联、泗水县教体局救助100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每人300元。同时,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保障民生中的补充作用,救助因火灾、车祸等突发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71户,发放救助金13.4万元;通过乡村慈善互助金救助各类困难家庭410户,发放救助金29.04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