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整治事项进展情况公示(三)
为切实解决涉法涉诉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政法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执纪水平,深化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要求,进一步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维护公平正义,市委政法委牵头从8月下旬开始,在全市政法机关集中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
一、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素质。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干警素质作为首要环节,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法治理念、党风廉政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升执法执纪水平,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涉法涉诉问题的发生。狠抓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每名干警均撰写一篇承诺书,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强化法治理念教育。结合政法机关业务特点,组织干警认真学习《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学习《刑法》、《刑诉法》以及涉法涉诉有关规定,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共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200多期,使广大干警进一步端正了执法思想。突出廉政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关政策、工作要求,党内法规中各项纪律要求、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以及其他党纪条规和廉政法规基本知识等,邀请4名专家学者为政法干警进行系列辅导讲座,有计划地组织对全市全体政法干警进行德廉知识学习测试。开展了违法违纪案件剖析讲评,观看警示教育片,确定了16个警示教育基地,已组织4000余名干警参观。开通了廉政短信平台,每天一条案例、一条廉政格言警示干警。开展“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大讨论,每名政法干警都手写执法执纪承诺书,进一步筑牢“不敢违、不愿违、不能违、不必违”的思想防线。
二、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查纠整改。为坚决纠正涉法涉诉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严肃查处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确保公平公正,市委政法委以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容易滋生腐败、容易发生违规违法的案件为重点,对执法办案的过程、结果、依据、效果进行评查。坚持自查自纠。政法机关分别确定自查重点,审判机关民商事和长期执行不到位案件,检察机关公诉类、申诉控告类的案件,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案件、刑事侦查、经济侦查、治安处罚和交通管理等案件,司法行政机关办理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案件。围绕自查重点,各级政法机关对2013年以来办理的有关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列出台账、逐案剖析。突出重点评查。在自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评查案件,每个县市区不少于40件,市政法各部门各不少于20件。市委政法委从政法系统抽调业务骨干、经验丰富的律师25名,组成5个工作组,深入每个县市区、市政法各部门对重点案件抽查,每个县市区、市政法部门不少于5件。主要采取阅卷、座谈、走访等方式进行,认真分析甄别,找出问题。通过案件评查,及时发现诉访分离、依法导入、案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纠正错误、补正瑕疵,推动一批信访积案的有效化解,遏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办案水平和质量,提升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
三、坚持立足长远,完善制度机制。坚持边查边改,从建章立制入手,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市委政法委出台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司法公开、司法监督、责任追究等规定,积极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努力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疏导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四个到位”目标,做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机统一。深化执(司)法公开。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活动的渠道,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的作用,积极推行公开执法、阳光司法,确保执法权、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以公开确保公正、促进息诉。强化执法监督。依法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促使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依法及时得到解决。对于重大、疑难、结案不息诉等案件,加大评查力度,依法及时纠正执法办案中的过错、瑕疵。严格责任追究。完善执法司法责任制,严格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健全执法过错发现、调查、问责机制,严格倒查执法办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责任,严肃查处错案背后的执法不公、不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