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口岸单位、税务金融机构与外经贸的协作机制,建立国际贸易摩擦与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当前,学习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果,在贸易便利化、企业注册登记、行政综合执法等方面复制推广他们的经验,选择12个开发区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以此争取新一轮开放的先机。
五是不断完善对外开放工作机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连续6年率团赴香港举办“香港山东周”活动,共签约项目1328个,签约外资过千亿美元,一批大项目先后落地,为促进全省利用外资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将“香港山东周”签约项目落实情况、全省对外贸易情况和开发区发展情况作为重点,定期督办调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东要“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理解,应着力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产业竞争新优势。发挥优势与转型升级结合,分工中坚持价值链高端提升的产业定位,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开放导向,利用国际市场倒逼机制,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开放中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高端服务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开放主体新优势。一手抓本土跨国公司培育,一手抓国际跨国公司引进。三是高端要素新优势。围绕高端人才、科技资源、金融资本等,不断优化要素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四是载体平台新优势。构建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载体平台,提高对外合作交流层次,聚集高端要素资源和项目。五是地缘合作新优势。对接国家“一路一带”开放战略,深化与东亚国家合作,扩展东南亚发展空间,开拓南亚中亚市场,加强与欧洲交流合作。六是营商环境新优势。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加快建立透明高效、公平有序、快捷便利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齐鲁网:目前,全球经济疲弱,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一直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增长9.1%,特别是出口,增幅达到10.4%,成为一个突出的亮点。按我们的理解,可以说是在全国“一枝独秀”,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夏耕: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外需市场低迷成为常态,外贸进出口压力很大。因为在全省2800多亿美元对外贸易的背后,是3.8万家外贸企业,还有700多万人的就业和数量可观的税收,如果持续下滑,影响实在太大。我们审时度势,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扶持。省政府连续两年出台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优化贸易结构、培育新型贸易业态、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财税支持等方面提出系列举措。二是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实施“国际市场开拓三年行动计划”,借助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把更多山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支持境外承包工程带动设备和原材料出口。三是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对100多个县授权开展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这一权限的下放,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四是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创新青岛和济南海关业务协作模式,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加快推进山东电子口岸建设,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三个一”通关改革。五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完善出口退税分担机制,从今年起,市县负担的出口退税比上年增长部分,调整为由省级全额负担。省级加大补助后,市县节省的出口退税负担资金,由各地用于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六是加快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企业借助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展跨境贸易。七是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支持和培育全流程型、特色型、区域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国际贸易链各环节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