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普惠金融,是我省金融改革发展的工作重点。去年以来,我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各种新型抵押、质押贷款业务创新、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工具创新、保险服务创新等得到不断应用和推广。与此同时,我们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草根”金融组织,强化其支农支小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如我们积极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对准入门槛、经营区域、融资渠道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突破。目前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400家,对缓解“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又如,我们鼓励农业合作社探索封闭的资金互助和信用合作,在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向国务院上报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方案,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将正式启动。当前我们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普惠金融,力争普惠金融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支持。
齐鲁网:去年,山东出台了“金改22条”,现在,这次金融改革已经进行了一年了,取得了哪些成效?这次改革的基本取向还是提高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水平,从这些成效来看,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在哪些方面发挥较好?
夏耕:省委、省政府对金融工作一直非常重视,把金融改革发展放在了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去年8月份,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全省金融业改革发展迈入新阶段。去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65亿元,增长13.7%;今年上半年增长15.2%。目前全省金融业总资产超过9万亿元,是2005年末的约4.5倍;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9万亿元和5.2万亿元;直接融资和保费收入等增长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出台金融改革发展22条,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提高金融体系市场化水平,使全社会金融资源配置得更有效率、更见成效。大家可以看到,一年来,我省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农信社改革、民营金融机构设立、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县域金融创新发展等工作蓬勃开展,有的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些改革的成效,今后还会日益显现。
齐鲁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年来,山东省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我们如何理解这个“多层次”?山东主要在哪个层次上寻求突破?
夏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我省金融业发展的重点,也是未来最大潜力所在。去年以来,我省抢抓资本市场发展机遇,与境内外证券交易所加强沟通合作,为我省企业进入高端资本市场建立便捷通道;积极打造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能源与环境交易市场等;全面引入债务融资工具,山东企业直接融资能力迈上新的台阶。目前全省上市公司达到24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5家;债券融资成为新的亮点,今年以来增长80%。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由五个板块组成,分别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四板)。从我省来看,“四板”即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点和有效抓手,目前也有了很好的基础。我省股权交易市场--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完成公司制改造,形成了股权托管、挂牌交易、上市孵化、融资服务、综合展示和企业规范等六大功能平台,创新开展了私募股权、信托、股权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在全国同类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截至9月末,该中心挂牌、托管、展示企业分别达到348家、66家、1820家,推动企业实现各类融资超过130亿元,作为全省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另外,我省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自今年4月份成立以来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同时,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整合各类政府专项资金,科学建立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委托、跟进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引导推动私募市场和各类基金发展,这将为加快山东资本市场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我省股权交易中心的规范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强化其作为私募市场平台的重要作用,为我省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