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1000套城区道路破旧井盖、对花岗岩镜面防滑处理、月底将建起完整“经纬仪”、路灯检修保障亮灯率……10月24日,记者了解到,市市政局通过多项举措,为城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
缺陷井盖
近半数完成更换
24日,记者来到奎文区健康东街与虞河路交叉口附近,一辆道路抢险车停在路边,一阵阵刺耳的电锯声传来,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的施工人员正在更换路面破损的井盖。记者发现,原先破损的井盖已被拆除,三名施工人员正在按照新井盖的大小对窨井的边沿进行修整,半小时后,新的铸铁井盖安装完毕。
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张国忠告诉记者,此次主要是针对市区40条道路上出现缺陷的1000套井盖进行更换。目前已完成向阳路、玉清街等4条道路430套。
花岗岩镜面
年底前能“防滑”
记者还了解到,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自9月开始,对城区道路上的花岗岩镜面进行防滑改造。
当天,在奎文区四平路与健康东街交叉口附近的人行道处,记者看到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花岗岩镜面进行防滑处理。工作人员穿着肥大的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墨镜,用布蒙着脸,手上拿着割炬,用割炬的火焰在镜面花岗岩上来回喷洒,花岗岩表面光滑的镜面层就剥落了。
张国忠告诉记者,城区部分道路人行道、绿地园路使用镜面花岗岩铺装,忽略了镜面花岗岩存在防滑性能差的缺点,成为市民出行的一个安全隐患。所以,计划对4.71万平方米镜面花岗岩路面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约3万平方米,其余工程预计年底前完成。
主要道路
贴上“准星”号签
24日,记者来到鸢飞路与健康东街交叉口以南路西,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其中一人手拿长度测量仪器,每走100米就在对应的路牙石上做记号;另一人在记号处贴上带有“2400”字样的黄色标签。
张国忠表示,长期以来,市民或养管处巡查人员在描述市政设施缺陷时,常以附近标志性建筑(如门头房等)作为参考,维修人员现场维修时因没有统一参考系较难确定位置。经过养管处工作人员反复论证,结合我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决定在市区主要道路上用贴号签的方式确定市政设施的具体位置。
“南北路以东风街为0点向南北延伸,东西路则以白浪河为界,号签的数字就是该点距离0点的实际米数。”张国忠表示,此项工程在40条主要道路上展开,目前已完成32条道路,预计月底能全部完成此项工作。
“到时城区道路将建起完整的‘经纬仪',市民只要报上所在路段的号签,市政部门就会立即知道所在位置。”张国忠对记者说。
路灯
一月四次大检修
当天,在健康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附近,市路灯管理处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高空作业,对路灯设施进行检查维修。
市路灯管理处书记谭德林告诉记者,近1个月以来,他们组织了4次路灯检查,组织各区亮化管理部门及施工企业查灯4次,共查出线路、光源等照明设施问题259处,亮化32处,并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单,督促整改落实。此外,接到的217个市民投诉,他们均以最快速度修复或督促质保企业修复。
谭德林表示,为了做好路灯维修维护工作,市路灯管理处加大对施工企业监管力度,确保维修及时。近一个月,维修各类照明设施1935盏次,更换线路故障670处,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危险源1762处,重点对箱变、线路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先后完成了市区126台箱变安全检修,其中清剪79处箱变周围杂枝碎叶,确保了城市照明设施有效运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