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农民工住房保障需求将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规划统筹安排,并落实到住房保障工作年度计划,对已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在住房保障方面实现同城待遇;对尚未落户城镇,但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逐步实现住房保障制度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
13万
从2015年到2017年,我市将依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定点职业培训机构,以农村劳动力和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转岗培训以及创业培训,力争每年的培训人数达13万。
95%
全面推行简易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定期开展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为重点的劳动用工专项检查,确保到2017年,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20万
三年内,我市中小型非高危行业企业全面推广安全责任保险,力争农民工参保人数达20万。
“星火计划”:
■围绕农民工返乡在农业就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每年培训4000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创业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实施“残疾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每年免费对500名残疾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
就业创业补助标准提高:
■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培训补助标准分别由原来的每人400元、600元、800元,提高到700元、800元、900元;■创业培训补助由原来的每人1000元提高到1600元。
■新闻延伸
让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应有之义
风起云涌的城镇化浪潮,为农民工实现就业提供了强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就业人数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即便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外需出现下滑的情况下,这一增长态势没有改变。
背着行囊,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闯荡,农民工第一个迫切目标,就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限于先天条件,农民工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从事劳动密集型岗位能力有余,从事技术密集型岗位能力不足。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特别需要城市创造条件,培训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工,不断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另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要有1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广大农民工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依然是一对矛盾。而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里就业,必须千方百计发展产业。产业是支撑就业的平台,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