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5日,兖州区环保局局长张勇召集班子成员研究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区环保局将紧紧围绕 “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的目标定位,按照“重点工作求突破、单项工作争先进、整体工作创特色”的要求,以更加有为的工作激情,大胆探索,克难攻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污染减排工作,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不断强化队伍作风和廉政建设,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全方位推进污染减排,圆满完成减排任务
实行总量减排与转方式调结构和环境质量改善双挂钩,从调结构、控新增、强管理三方面入手,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严格市场准入,严把项目门槛,严禁新上高污染项目,严防招商引资中的污染转移。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突出抓好重点涉水、涉气企业的总量减排工作,腾出和扩大环境容量,优先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排放总量优化配置、环境容量高效利用,确保完成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到2015年底,实现全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COD、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削减11%、3%、30%、11.9%、12%。
二、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做好重点企业行业监管治理
针对具体问题,推出针对性整治措施,实施“一厂一策”的办法,科学开展专项整治。一是引导污染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推行循环经济,实现由“强制性”治污向“自愿性”治污的转变。二是深化环境监察范围、内容和时段的全覆盖,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坚持疏堵结合、依法治理的原则,对全区煤场进行清理规范治理,划定煤炭禁储区,严格落实降尘抑尘措施,规范煤炭收储运行为。四是开展兖州工业园区、开发区内燃煤锅炉整治,关停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大力推广使用高效新型环保锅炉,改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步推行集中供热改造,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重油、渣油锅炉及直接燃用生物质锅炉,严控煤烟型污染。五是加快玻璃企业“退城进园”步伐。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尽快将城区13家玻璃企业全部从城区迁入工业园区,达到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六是开展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运输过程中扬尘达标整治,建设出站洗车台,安装必要的除尘装置,做到“粉尘全收集,污水零排放,车辆无漏洒,噪声可达标、场区绿净洁”。七是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辐射环境管理。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督促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率和涉源单位持证率均达到100%。
三、力求生态创建有突破,全力提升生态区建设水平
坚持“生态文明提升”战略,依照《兖州区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规定,围绕“农业无公害、工业无污染、城乡绿亮清、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总要求,做到治气当先行,治水当示范,绿化当模范。督促各镇街完善环境基础设施,顺利通过国家级或省级生态乡镇审核,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分别在兴隆庄镇、新驿镇论证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指导大型社区建设污水处理站,争创更多的生态乡镇、生态村。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快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合理规划布局畜禽养殖业,推广集约生态养殖,大幅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四、深入开展环保宣传,大力营造引导公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一是以绿色系列创建为抓手,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基层,大力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保企业。二是营造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丰富人们的环境科技知识,提高环境法制观念。举办各类环保公众参与活动,调动民间环保组织积极性。三是倡导绿色文化。引导社区居民、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鼓励居民、学生选择环保友好的生活方式,创造绿色生活的道德氛围。四是注重加强污染事故防范的宣传工作。面向企业和群众广泛宣传环境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传递及救护等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对环境污染事故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完善环境信访举报受理工作,严格按照时限要求进行调处,确保环境信访件件有着落,尽量将各种环境纠纷、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