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就是为了实践时代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到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并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今天好的思想资源,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实践精神。
为了更好地把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践,必须立足于时代要求、实践要求,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库里,把好的“种子”选出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为增强其竞争力和软实力,必须进一步精致提炼、精细雕琢,使其具有超强的吸引力,而提炼的前提就是要立足于实践、立足于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活动中大量引用和选择一些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理念来讲、引用和发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做了很好的工作,比如讲“三严三实”,对于什么是“三严”、什么是“三实”,他解释的过程中用了很多我们传统做人做事的道理,包括一些术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要立足现实发挥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宁的讲话当中,要求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要深入研究阐释,根据国情形势变化的需要来借鉴,就是创新性转换和创造性发展的最好阐释。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不仅体现在理论上,还要落实到在行动中。济宁市在打造孔孟之乡这个道德高地过程中,突出抓普及,突出抓示范,突出抓创建,就是实践的过程,就是推动“两创”精神在实践当中深根落地的创造性方式。当前,要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切实把“两创”精神落实到实践当中,真正使“五大发展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如果没有文化的气韵、文化的理解、文化的交流、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创新,一带一路也是很难走得通的。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实践当中落实好“两创”,我们党有很多类似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充分借鉴这些宝贵经验,做好结合文章,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首善之区建设步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