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技工院校毕业生实操能力,实行“校企双治、工学一体”教学模式,把课堂搬进“车间”,理论教学与岗位实践交叉进行、紧密融合,打通从院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师资共享 实现校企利益最大化
孟庆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内,各式各样的奖杯、聘书摆满了工作室荣誉展架。孟庆站介绍,工作室依托技工教育集团,加强了与济宁市周边企业合作。“特别是帮助一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给企业培训一些技术人员,解决技术上的瓶颈问题。”目前大师工作站更加方面与企业直接对接做一些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导师带徒,培训企业的技术工人,达到技能提升。
集团内以技师命名的工作室深得学生及技工人员的好评,在整合集团成员单位生产设备和教学、科研设施,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同时,实现科研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益最大化。统一使用优秀教师和企业专家、产业教授,让学生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政策支撑 促进集团健康运行
济宁市政府成立支持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工作专班,出台一揽子创新政策,给予技工教育集团重点支持,协调推进技工教育发展。
鼓励“共享”发展,建设2万平方米的共享实训基地,用于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鼓励设备共享,对集团内企业购买共享的大型或高端仪器、设备,并给予适当财政补助,奖励职位共享,对安排实习岗位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按照每岗位每学期3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搞活分配机制,允许职业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开展有偿服务、校办产业年度利润等部分收入的30%可用于单位绩效工资发放。
贯通成长通道,对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技工院校全日制毕业生,在应征入伍、公务员招考、企事业单位招聘、就业创业扶持等方面,分别按照全日制高职(大专)或本科毕业生享受相应政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