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 安晶
2015年5月的一天,西亚国家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街头,贡戈什维利(Zelimkhan Khangoshvili)像往常一样朝自己的车走去。突然,身后响起一阵枪响。
手臂和背部中枪后,贡戈什维利倚着车门拨通了急救电话。他的老友克瓦克哈泽(Aleksandre Kvakhadze)认为,当时贡戈什维利能活下来“是一个奇迹”。
但奇迹无法复制。
今年8月23日,已移居德国柏林的贡戈什维利在前往清真寺礼拜的路上再次遭遇枪击,这次是近距离射击。头部中两枪后,现年40岁的贡戈什维利当场死亡。
他的死也引发了德国与俄罗斯的外交风波。因怀疑俄当局与谋杀贡戈什维利有关,德国外交部于本月早些时候宣布驱逐两名俄罗斯驻德国使馆工作人员。12月12日,俄罗斯外交部做出反击,宣布驱逐两名德国外交官。
而除了受害者之外,贡戈什维利到底拥有哪些身份,至今仍是个谜。
自2016年前往德国后,贡戈什维利一直向德国政府申请政治避难,但先后三次遭拒。其中一次被拒时,德国警方将其列为极端主义“威胁”。经过监控观察后,德国当局在今年6月取消了对贡戈什维利的“威胁”定性。
俄罗斯则指出,贡戈什维利是其境内自治共和国车臣恐怖组织“高加索酋长国”的前指挥官,也是车臣非法武装头目马斯哈多夫的亲信。俄总统普京将其称为双手沾满鲜血的“冷酷嗜血之人”。
与此同时,一名自称负责与贡戈什维利对接的格鲁吉亚内政部前高官爆料称,贡戈什维利并非恐怖分子,而是打入极端组织的间谍,为格鲁吉亚政府甚至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情报。
第二次车臣战争老兵
1979年,贡戈什维利出生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的潘基斯峡谷。这里与车臣接壤,生活着大量穆斯林民族车臣人,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成为车臣叛军的关键中转站,也被俄罗斯称为“恐怖分子巢穴”。自上个世纪苏联解体后,车臣就曾多次谋求独立。

身为车臣人的贡戈什维利于2001年加入第二次车臣战争,与俄罗斯军队作战。战争期间,贡戈什维利晋升为指挥官,还成为车臣非法武装头目、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的亲信。2005年,马斯哈多夫被俄罗斯特种部队击毙。
普京在谴责贡戈什维利之时,特别提到了贡戈什维利曾在一次袭击中造成98人丧生。这次袭击就发生在第二次车臣战争时期。
2004年,位于印古什共和国的俄罗斯内政部机构遭到袭击,造成98人丧生;印古什共和国与车臣接壤,而袭击小组的指挥官正是贡戈什维利。贡戈什维利的朋友称,贡戈什维利很早前就担忧当年的这次袭击将招来俄罗斯政府的报复。
随着俄罗斯加强打击力度,贡戈什维利最终离开车臣战场返回了格鲁吉亚。回国后,他得到格鲁吉亚政府的非正式聘用,加入内政部反恐小组负责对俄罗斯的反情报工作。
据前同僚透露,返回格鲁吉亚之后,贡戈什维利还继续为车臣的武装分子提供协助,帮助各武装运输补给、转移伤兵。
但前同僚称,贡戈什维利本人并非极端分子,一直反对车臣人前往叙利亚或者阿富汗加入恐怖组织,“他觉得我们唯一的战争对象是俄罗斯”。
除了造成98人丧生,普京还指责贡戈什维利为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的策划人之一。2010年3月,两名自杀性袭击者于上班高峰时期在莫斯科地铁发动爆炸袭击,造成至少40人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