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路建设路口东向堵车三四百米、舜耕路口东行等候车辆一直排到高架桥匝道上……昨天早上,省城济南降下大雨,警方安排了大批警力在路上执勤,但车流量远超道路通行才能,不少拥堵节点大堵车。在二环东路高架桥,南向筹备从山大北路匝道口下桥的车流,刚过全福立交就开端“蜗行”。
昨天正值周一,是每周交通压力最大的一天。从早上7点半起,记者在省城部分拥堵节点看到,交警部门已经安排了大批警力在路上执勤,但由于雨天视线受限、车辆行驶速度较慢,道路通行才能大为降落。在阳光新路路口、经十建设路口、经十舜耕路口等著名的拥堵节点,不少车辆往往一排就是数百米,一二十分钟过不去。
有车主在经由二环东路高架南行时,发明刚过全福立交桥,就感到前方车辆较多,行驶速度开端变慢,一路上有多名民警负责将直行与下桥车流分别。在距离匝道口三四百米处,下桥车流不得不排队依次等候。
昨天上午10点20分,记者闻讯赶到此处时,虽然已经不是交通高峰期,但发明二环东路与山大北路交口处的下桥车辆非常多,记者走上了高架桥,发明了多位民警正在下桥匝道口指挥车辆,记者注意到,远远望去,等候下桥的车辆看不到头。到了10点45分,记者离开时,此时下桥车辆才稍微少些,车辆通行较为顺畅。
一条道上“两张脸”
阳光新路建设路“潮汐现象”明显
昨天早上7点半,在建设路上,北去的车辆一直排到刘长山路口附近。而转到阳光新路,车流量更大,在经十一路东延伸线路口,就被车流挡住。阳光新路北段双向八车道,但北向直行车流拥堵问题较为严重。
在阳光新路上,潮汐型的交通特点很显着,同一时段阳光新路上南行的车辆就非常少。到下午下班高峰期,交通流向正好反过来。与之类似的道路还有舜耕路、建设路、花园路等,这重要是因为近年来济南的新建居住区逐步向城区东部、南部发展,而政务、商业片区仍集中在老城区,这就容易导致上、下班高峰浮现出明显的“潮汐型”交通特点。
发明堵车回小区放下车
宁可走着上班也不愿“被堵”
昨天早上的交通高峰期,降下的大雨给省城交通带来较大影响,不少拥堵节点更是“堵上加堵”。
昨天早上7点45分,记者在阳光新路上看到,由于路边湿滑,车辆行驶速度都比较慢,排队的车辆足有数百米长,尾灯同时亮起煞是壮观,各车辆只能一点点挪着向前走。
有车主从附近的小区内开车出来,成果看到堵车的车流后,回到小区放下车,从小区到经十路的单位,这位车主花费25分钟步行了1500米左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