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跟他的谈话,我为此写过两篇相关性的短文。一篇《富商身上看人生》,一篇《富商也悲哀》。在文中用到“既富且贫”一词,被武汉大学博士毕业,现在某大学当副教授的侄儿看到,他对“既富且贫”一词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这个词深刻地揭露了贫富的内涵,贫富的辩证法就在这一个词中。
试想,用贫富二字来谈人生,还是有此看点。一个才高八斗的人,如果他没有更多的财富,那他就“才”富大于“财”富。在这个独特的国情里,人们依然深信拿着钱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今天,“才”富没有“财”富在平常生活中的用处大,财富的围观者要多一些,财富的命运要好一些。
我们地方有一位文联主席,很有名气,写了几部长篇小说、诗歌、散文发表,但得到的只是在酒席上一句句才子和文化人的美称,很不实在。如今的文字也卖不了几个钱,虽不穷困但却潦倒。于是,他采用自己所长为大官员写政绩,加之行贿,得到一个高职低位的常委之职,各级下属就开始对他前呼后拥、迎来送往,这是做一个寒酸的文联主席过去没有享受到的荣耀。从一个作家一下子成为一个官员,从寒儒到显贵,似乎这是一条很不错的路子。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来没有读者的书,一下子成为人们喜欢购买的佳作,读他的书就像读曾国藩的书一样,找出文人从政的诀窍。稿费就得一笔可观的数目,使他更加深信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没有一样比当官更容易获得财富,竟连自己所写的书还是因为做官才得以爆销。他利用双重身份出入于社会各阶层,给人搞调动给人谋工程,很简单的住进了上层社会的别墅。如今,有人跟我谈到,他在监狱里写了很多作品,但我们国家的制度不允许坐牢的人发表作品。从一个“才”富到一个“财”富的过程,从一个作家堕落成一个守财富的人,从一个守财富的人堕落成一个囚犯,从才富到财富,又从财富到贫。独特的国情,独特的人性,躲不了的诱惑,遭遇出贫富的玄机。
只要注意观察,在生活中往往上帝是很吝啬的,守住才就不一定能守财,有了财不一定有很高的文化。即使在知识产权相对得到保护的今天,尽管能研究上月球的高科技,也不能成为最富有的财富拥有者。诚然,像袁隆平这样的既有才又有财的巨人,知识创造财富的人正在扬起。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中等或中偏下的财富拥有者,基本上是一些投机倒把和善于钻营的人,有些甚至是一些小人。这些小人有时利用金钱牵着知识分子,还做成一时很出色的大事,虽说这些大事跟牢房有时只有一纸之隔,却层出不穷,多少人为之守望。贫瘠和势利的国土上,贫富这对孪生弟兄被绳子紧紧的捆扎在一起,彼长此短,既富且贫,贫而显富。
就生命而言,其实也很微弱、很稚嫩,可以被风托起,可以被雨淋湿,可被雪覆盖,可以被闪电击中,可被交通事故伤害,可被人为践踏,从这方面看,生命也很贫。一生中,在盖棺定论的离开时,生命还有蓬勃的脚力,还有耐久的思维,还具有一番可供顽强延续的事业之时,生命却又是很富的。
拥有财者,有时羡慕才者,有时买卖才者,有时不屑一顾才者,有时甚至大骂才者,迂腐欠通。身处才者,一般情况下,自己也想拥有财富,却喜欢骂财者为富不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