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诸如霓虹闪烁、腰缠万贯、美人翔集等等内容的反思,以及对生活情节虚假和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化快餐的检讨,中国的电视文化已经开始走上了主旋律和多样化相结合的正确轨道。
电视原本就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电视节目多样化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想当年,正是为了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丰富电视本体的语言表达能力,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应运而生。很快地,从《东方之子》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到《生活空间》表现老百姓的故事,再到《实话实说》创造出可供老百姓充分表现个性的空间,正是依靠电视的纪实语言的魅力,中国的传播语言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主持人崔永元一度以其平民化的形象和幽默的语言主持的《实话实说》,无疑给中国电视界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实话实说》不仅找到了培养与造就新一代电视观众的最佳方式,也提示着电视从业人士必须据弃原有的职业优势所造成的“良好自我感觉”,改变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思维方式,更多地站在平民的立场,关注平民的生活境遇,揣摩平民的所思所想,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平和的方式,取得节目在民众中的亲和力,进而深刻地意识到平民化是当今中国电视界弥足珍贵的素质,真实性是中国电视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崔永元之后,我们看到了颇受普通老百姓喜爱的央视亲民主持人毕福剑、李咏以及他们主持的《星光大道》、《非常6+1》……
我们已经生活在电视和网络时代。黑白、彩色、超平数字化、等离子、液晶、LCD、LED……电视机本身也昭示着一种巨变。这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幸福。但我们同时也要对电视进行思考。当然,对于电视及其带来的文化形态,不论说好还是说坏,本来就没有必要统一认识,问题只在于参与。一旦普通百姓都能从理性的角度思考电视时,即使电视这种媒介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短处,它们也就不可能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因为思考本身会抑制电视的短处,弘扬电视的长处。
时下,不少厂家已经开发出网络电视和3D高清电视。用《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先生的话说,“中国媒体业的最新趋势就是形成跨媒体、跨区域、多种经营的媒体集体。”其实,早在2001年末,以央视和央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主力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就宣告成立,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多媒体集团,业务内容涵盖了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版和广告等诸多领域。
如果说“春晚”这个“新民俗”,已经成为国人的一道文化大餐,那么,就让我们伴随着“春晚”和中国电视走向成熟,走向更加绚烂的明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