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给学生定分数目标就是确定一个具体的追求方向,这能让学生明白,人生总是要有追求的,有追求才有动力。接着,就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明白,追求分数的过程就是培养生活能力和品质的过程。学生的分数,除了是知识掌握程度和转化知识能力的标示外,还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志。学生实现分数目标的过程,要努力吃苦,要克制很多影响实现目标的欲望因素,这就需要顽强的毅力,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需要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调控能力。这些精神能力,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也需要的。学生要实现分数目标,除了努力,还要想很多的方法,比如时间的计划安排,方法的选择;学生要考虑如何去背诵记忆,要考虑在最经济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点,要考虑如何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力量尽快解决学业难题。这些学习中养成的围绕目标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理念、能力、习惯,将来的部门工作也好,自己经商也好,都是需要的;只是学业和社会生活工作中解决的问题不一样而已,但都需要我们的胆量、态度和善于动脑。这样的道理明白了,“重在参与”的真谛就真正进了学生骨髓,学生就不会对分数反感和疲累了。学生努力的过程最为关键,分数目标实现与否却不是很重要。教师要正确运用目标结果,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切忌惩罚、挖苦讽刺,如果这样,学生又怎么能受到分数的伤害?
分数能帮助我们对学生进行分类引导,促进各类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那种努力了,但还是超不过别人的学生。有人认为,分数最容易伤害这类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如果用等级划分,他们就可能和某些比他们分数高的学生一类,从而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保护了他们的自信。这错了,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真实能力的清醒认识上的。真正关心这些学生的做法,不是去掩盖,而是科学的引导。从思维角度讲,每个学生的思维敏感点和兴趣点不一样,有的在数学,有的在语文;有的甚至对书本就不感兴趣,而对技术操作却很灵敏。这些特点,在学生的分数上更能表现出来,教师和家长就应该在准确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给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对书本知识敏感的,普高;对技术敏感的,中职学校。还有,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本来就有差异,学生学习和担挑子一样,力气大的一次能挑的重量就大,同样时间内的效率就高。有了这个因素,学习书本知识轻松的,鼓励他们走普高路线;学习已经很吃力的,鼓励他们走中职路线。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明白了自己的特点,就能正确给自己定位定目标,学生追求的就不是名次,而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为快乐;做到这样了,学生就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分数,这分数又怎么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呢?伤害他们的不是分数,而是他们确定了不正确的名次目标。所以,我们正确用好了分数,就能引导各层次的学生定一个与自身实际相符的分数目标,去努力实现,从而培养起自己的综合素质来。
隐藏分数是不可取的。隐藏分数就隐藏了学生在学业上的差距,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真正实力和潜力。比如,我市今年中考的英语等级分数,满分120分,79分为A,但这79与99的差距是多大啊?49分以上为B,但这49分与78分的差距藏着什么?这意味着英语学科的单词记忆或者听力、作文的差距是很大!掩藏分数,掩藏了这些知识缺陷,学生和家长被蒙蔽了,失去了很多补救的机会,这与讳疾忌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说,这些知识差距不重要,学生不需要发现,不需要去弥补,那么就是说知识不重要,那还要学生抱着英语课本干啥?那我们的升学考试还考这些做啥?掩藏分数,只是鼓励学生更加麻痹,不找机会进取。
隐藏分数也隐藏了学生思想和习惯上的一些缺点,比如不上进,不愿意动脑筋,懒惰,马虎等。连分数目标都不愿意确定的学生,他会有多少追求?连分数目标都不愿去实现的学生,他们还有多少事情愿意去干?在学业上都马虎应付的学生,将来的工作他会有多大程度的认真负责?学生的学习就是他的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