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对这一理由几乎“一边倒”地反对。“‘父亲横穿轨道,违反交通规则’,这个理由太滑稽,‘砖家’还能再脑残一点吗?”“为人子者,恐怕不会不知一个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翻栅栏去给临行的儿子买橘子的重点不在于“违反交通规则”,而是那种儿时觉得不堪其烦,长大后却为之魂牵梦绕的父亲最质朴的爱。若说这篇文章带来的感动是不健康、不理性的,那我确实百思不得其解,很难苟同。”
记者发现,针对此事,某门户网站最近搞了一项调查,共有8687位参加。关于“《背影》该从语文课本中删去吗?”,90.1%地网友认为“没必要”。
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忽悠!
其实没“撤退”,新课改后教材除了必修本还有选修本
一则让业内惊讶的消息
江苏语文特级教师:这两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几乎没变化
“现在我们必修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以及《祝福》,还有专门的选修教科书《鲁迅作品选读》呢。”南京一中一位高二学生告诉记者。
“最近这两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几乎都没什么变化!”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告诉记者,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已经稳定下来,今年做的微调仅限于技术层面的。比如有关教学活动的一句话是不是换个说法更科学,或者某个题目换个出发点更有效。
据了解,江苏2005年进入课改以后正式使用苏教版新教材,而根据课改要求编写的教材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其中,必修教材有5本,配发5本读本;选修教材有16本,配发16本读本。对于读本并不强求学生全部掌握,但江苏省必修部分是教材读本统一配发,统一使用的,选修部分各地各校自选。读本提供给学生课后研读和拓展使用。“很多人一谈教材就盯必修部分,其实这是不对的,对于教材来说,必修和选修是相辅相成的。”曹老师告诉记者,必修必修,只能放一些最基本、最经典的东西,不可能把所有经典的作品都放进去。因此经过权衡,有些作品从必修教材里退了出来,移到读本或选修本中了。
一位参与教材编写的老师:
别热炒,教材使用是严肃的事
据悉,全国目前在使用的有5个版本的国标本高中语文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鲁人版(山东人民出版社)、粤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版(语文出版社),这五个版本都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纂出来的“国标本”,被称为高中语文课改的“五朵金花”,供各省选用。目前,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地区有江苏全省、浙江全省、山东5个市、山西5个市以及安徽省(使用部分选修本)。
采访中南京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告诉记者,他发现,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借鲁迅、朱自清等作品的调整开始热炒教材,其实很多时候往往是言不副实,“比如说前面热炒过金庸的武侠小说进了教材,事实上也只是进了某套教材的读本”。
采访中,一位参与苏教版高中语文组编写的老师告诉记者,国家教材使用有严格规定,要报教育部国家教材的审查中心。除非课程标准有大的变化,否则教材是不会做大篇幅调整的。“教科书的使用要有一种严肃性,不是说大家都追捧的就能随便进教材。给孩子需要经典的、面向未来的,对学生发展有价值的东西。”王 璟
一则让专家愤怒的消息
热炒者应该亲手翻一下语文书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苏教版初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委 王栋生
昨日网上看到题为《江苏版语文教材删除〈阿Q正传〉等文》的报道,感到惊讶,因为我手上正拿着最新印次的这套教科书,和前几年是一样的,怎么又出了新闻呢?
这篇报道中有多处错误,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一眼就看出来了。比如,“新学期江苏版中学语文课本删除了《雷雨》、《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等众多名篇”就不知从何说起。然而,错误信息在网上迅速传开。公众对母语教育热心关注,这无疑是好事,但包括这篇报道的记者在内,参与讨论的人有多少看过苏教版(或者其他版本)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目录,就很难说了。在这篇报道没注明出处的“链接”中公布了“剔除”的篇目,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几乎毫不相干,有些是小学教材的,有些是初中教材的,记者没弄清楚是被哪个版本“剔除”,就“链接”过来了。在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雷雨》一直在必修本中,《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在配套的《语文读本》中;所谓“剔除目录”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六国论》《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等经典篇目,全保留在必修本中(其他几种版本的教科书分别有保留),记者只要稍稍翻一下高中语文教科书目录,就可以避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