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水的本质没变,但却被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其原因则在瓶子是否开过这一细节上,在人们心中,没开过的能喝;开过的,除非是自己喝过的,否则只能扔进垃圾篓。正是细节,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命运。
我感到,做人做得像一瓶开过的水就太失败了。被别人冷眼相向,甚至所鄙夷,通常是这类人的待遇。
这个世界上,可能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也可能有“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犯了错的人更多情况下,都是毕生受人非议,有的错误,犯了一次后将永远没有挽回的余地。为什么尼克松会下台?为什么三鹿刹那间灰飞烟灭?为什么魏延会被诸葛亮时时盯防?他们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当我们这个民族养成了对自己无所谓的时候,我们将在民族之林中永远抬不开端,别人不必定会记住你的好,但必定会记住你的坏。这正是一种推动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力量源泉,人类也是在不断自省中进步。
的确,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对于那些有过“前科”的抱有一种敌对感。当那些“开过了的水”们在怨天尤人的时候,是否想过当初犯错的时候?如果当初没干过坏事,今天又怎会被人另眼相看?
我们不要对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抱以盼望,不要妄图犯了错后可以被人谅解,我们只能洁身自好。想要在这个社会生存,我们只能进步自己的素质,情人眼里出西施,而情敌眼里只会出东施。当一个人被戴上有色眼镜来看的话,无论做什么?都会遭来反对。
因此,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必定要站好队,找好目标。儒家所讲的君子就给人一个做人的目标,而孔孟之道则是教人成为君子。君子就是那瓶没开过的水,就算不好喝,也有人喝。反之,开了盖的那瓶水里就算加了蜂蜜,和没几个人喝。因此,道德比任何才能都重要,都可靠。在大家心中,君子能治国,小人只能误国。因为在大家看来,君子比小人更正义、更有道德。我们大家想要行走在这个社会上,必定要有一件道德的外衣。
对于那些犯了错的“小人”来说,请立刻找到自己的道德,否则,将会被这个时代所鄙弃。
不做一瓶开过的水,不做一个没道德的人。做人有此,就算命运再多难,也终将见到光明。老祖宗说代代相传的,不正是这些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