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超的导学艺术
对教师而言:做一个普通的老师很难,做好一个优良的老师更难,而要做好学生的良师则是难上加难。因为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教学,所以要做好学生的良师,除了具备超强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外,拥有极强的驾驭教材的才能和高超的导学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拥有丰富知识储备的前提下,一个教师对所教学科的驾驭才能和导学艺术才是教学取得成功取得突破的要害。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种大智慧,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同一个内容不同的老师来讲解就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具备以上几个方面的同等条件下,懂得教学创新的老师,他的讲解绝对会博得学生的爱好,能鼓励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斗志;不懂得创新而照本宣科的老师,即便你口若悬河,讲解得头头是道,估计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老教导家吕型伟先生说:“教导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导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导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这段话从某种角度就阐释了教导的真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许多老师知识储备很丰富,但他们不懂得教导的真理,不懂得教导创新的意义,一味地用呆板的知识去教学,所以他们付出了很多却没有收获或收效甚微,这无疑是失败的。聪慧的老师,智慧的老师,他们懂得教导的真理在哪儿,懂得教导创新的重大意义,因此,他们是在用智慧进行教学,用头脑进行教学,居心与学生交换,用情与学生沟通,有时只是三言两语,学生就茅塞顿开,所以他们成功,他们受欢迎,他们有魅力。由此可见,高超的导学艺术也是成为良师的要害所在。
此外,良师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老师,是把教书育人放在工作首位的老师,是上出学生满意的好课的老师,是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良师还是学无尽头不断更新的学者。
在我的杂议结束之前,还是要请大家读读这样一个小故事。在某中学有一位优良的老师A,是学校毕业班的把关老师,重点班的班主任,A老师文化底蕴丰富,教学经验十分丰富,课上得非常棒,在很多方面都堪称师之榜样,唯一的弱点与不足就是自私爱贪点小便宜。毕业晚会上,校长请求学生对本班的老师进行感谢。班长起身后说道:“A老师,我很崇拜您,也很尊重您,谢谢您这几年来对我们的关照。但我长大后绝对不想成为您。”……听罢,我愕然!大家也不妨好好想想,也许这就是一个学生对良师最大也是最小的请求吧!
真没想到学生对良师的请求如此之高之多,真可谓是“教师易得,良师难求”啊!我想这大概就迟希新教授所说的“人生四大惜事”中的“少无良师”之惜了吧!
2010、07、21于贵州水城 相关阅读